本报记者(前)在教练的指导下体验赛艇运动的乐趣。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于洋
作为体育记者,没有采访过全运会是遗憾的,在我20多年职业生涯中,有幸参与了三届全运会报道,也算“三生有幸”。每一届全运会,都会融入举办地浓厚的地方特色,这给了采访的老记们直接接触当地地域文化的机会。
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在江苏举办,刚刚踏入记者行业不久的我就参与报道。全运会涉及项目之多、范围之广让很多老记者都摸不到头脑,单凭个人疯狂跑赛场根本吃不下那么多金牌探营信息,况且当年也没有微信、视频等高端传输手段,单凭手指疯狂敲稿子,只想着别把任何一条有关全运会的重要消息落下。趁着雅典奥运会中国奥运健儿刘翔、郭晶晶、张山、张怡宁夺冠后的超热乎劲没过,能够近距离体验体育“超巨”那种强大气场,一大批新星在这次全运会后涌现,充分体验了中国体育的全方位发展。
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在山东举办。“好客山东”成为这次参加采访的全国记者的最大感受。设施高端的全运村内汇集了上千名来自各地媒体的同行,用餐时候,可以与央视的名嘴韩乔生、徐济成闲聊当今体坛热点,也可以与尚未成名的泳坛名将孙杨在泳池边侃侃而谈,他与刚刚在世界游泳锦标赛中打破世界纪录的张琳在泳池中竞争所迸发出的巨大能量,让人印象深刻。
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在辽宁举办。作为东道主,自然重视程度最高。作为被派往主赛场的前方记者,在负责盯紧辽宁军团在各项赛事中的突出表现外,还要不断宣传家乡的山美水美。值得一提的是,十二运着重打造“绿色、科技、人文”等元素,特别是开幕式总预算仅花费900万元,为原计划的1/10,让国人都能看到节俭同样可以办一届全运会,这也是近30年来首次在白天举办的全运会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