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同心绘就创新蓝图

东软以科技硬实力领跑智能汽车互联赛道

2025年08月18日

文图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卢真珍

当前,在创新技术持续突破和加持下,汽车产业正加速向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转型。在智能汽车互联领域,东软集团及旗下子公司为全球车企及产业链客户,提供面向下一代的关键领域平台、产品、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是国内重要的供应商。近日,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最新发布《15-20万区间自主品牌乘用车前装座舱域控制器供应商份额榜单(2020年-2025年1-5月)》显示,东软集团以14.58%的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

大连作为东软的核心研发基地之一,承担着东软多平台智能驾舱、多代智能通讯(4G、5G/V2X BOX)产品研发与交付的重要布局,为东软以中国、德国、美国、日本、马来西亚为中心的全球产品研发和交付网络提供强大动力。目前,东软智能座舱产品已搭载于吉利、红旗、奇瑞等20余家车企的130余款车型,成为全球主流车企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合作伙伴。

东软汽车电子研究院院长李春林介绍说:“东软目前的软硬一体产品主要有两大系列:一个是汽车的智能座舱产品,也是体现整车智能化最核心的部件。比如汽车的中控大屏、电子后视镜、后座娱乐、副驾娱乐等,都属于智能座舱的一部分,东软在智能座舱领域属于国内的领军企业;另一个系列是智能通讯(T-BOX)产品,这是让车能够连接互联网移动网络的零部件。安装后车就能连上4G或者5G网络,能够实现在线娱乐、紧急救援、高精度定位等功能。在这个产品系列里面,东软一直是国内供应商的No.1,产品主要供应国内的头部品牌,如吉利、长城、红旗、奇瑞等,以及奥迪、沃尔沃、保时捷等国际车企。”

据悉,在智能通讯领域,东软已具备百万台年产能。尤其在5G T-BOX细分领域,东软更凭借持续创新与市场深耕,保持着“断层式”的领先地位。

近年来,聚焦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我市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对开展“揭榜挂帅”重大科技攻关的企业,最高给予1000万元支持,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团队,最高给予500万元支持,对新组建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一次性给予5000万元支持等等。通过这些科技政策引导扶持企业进行“卡脖子”技术攻关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在科技政策引导扶持下,涌现出一批勇于开拓创新、显著提升发展动能的企业,东软集团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大连市科技局高新处副处长侯志芳告诉记者,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面临的智能座舱、5G车联网通信等卡脖子技术问题,市科技局连续组织实施大连市“揭榜挂帅”重大科技攻关,东软集团连续两年“揭榜”,在智能座舱与通信技术方向连续获得重大突破。同时,高新区的“高新二十条”以及车联网专项政策也为东软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支持。东软的科技创新不仅为自己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带动了上下游50余家企业发展。

随着智能座舱从“功能叠加”迈向“全域融合”,汽车智能化迈入全域智能新纪元。李春林说,现在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加速向中央计算架构演进,舱驾融合成为行业新趋势。东软率先推出并量产A3舱行泊产品平台,通过“以驾带舱”的模式创新,助力车企以更低成本实现智能汽车产品规模化落地。“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东软也将AI大模型、多模态人机交互等新技术引入舱内。未来,我们希望让汽车像机器人一样,为人们提供更多安全可知、体验可感的智能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