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十四五期间,大连市委、市政府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着手,市人社局、教育局、卫健委、民政局、医保局等部门围绕就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服务、医疗惠民、教育惠民等,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全力保障和促进民生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共建共享幸福大连。
市人社局:
年均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唐东丽
“十四五”期间,人社部门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着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社保政策体系不断健全,重点群体持续保障,服务效能显著提升。我市年均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提前15个月完成就业目标,全市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就业方面,一是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发力,切实减轻实体经济负担,支持各类群体就业创业,累计兑现政策资金10.8亿元。二是技能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实施“技能大连”行动,构建培训体系,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3万余人次,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03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超30%。三是重点群体就业有力支持,高校毕业生“万岗计划”打造“我爱大连·就选大连”校园服务品牌,吸引28万名毕业生留连来连;面向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连续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0余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四是就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建设国家级、省级充分就业社区18个、“15分钟就业服务圈” 572个、“舒心就业”指导服务站137个,推行“屏易近人”直播带岗、“导游式”就业服务等新模式,大连市就业“务联网”入选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
社会保障方面,一是扩大覆盖范围,聚焦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二是稳步提升待遇水平,连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223元提高至264元,失业保险金标准分别上调至1785元、1890元。三是深化制度改革,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失业、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制度。筑牢社保基金风险防控体系,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
市民政局:
聚焦民生,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唐东丽
“十四五”以来,全市民政工作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着力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优化基本社会服务,奋力谱写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五年来,基本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750元提高至972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540元提高至805元;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等基本生活救助认定办法及实施细则;新建大连市儿童福利院项目启动建设,集中养育和社会散居孤儿养育标准分别由每人每月2340元和160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2916元和2644元;残疾人两项补贴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230元和130元,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90%。
五年来,基本社会服务质效持续优化。完善老龄工作体制机制,举办大连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全力推进养老服务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建设;构建“1+N”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建成家庭养老床位7000张,高标准提供菜单式、可定制的“12+X”项居家养老服务,年均提供服务30余万人次;建设运营老年助餐服务设施120个,年提供老年助餐服务150万余人次;高龄津贴扩面发放至85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壮大养老服务队伍,与高校开展深度合作,完善高校毕业生入职养老机构补助政策。
五年来,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全面提升。社会组织数量由4770家增加到5359家,招商引资落地项目37个,达成意向金额4.25亿元;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项目274个,投入8.8亿元,获益贫困人口26.7万人;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到12689家,每年开展各类为民服务近10万次,受益群众200多万人次。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累计募捐总额超4.41亿元,慈善组织41家,设立“社区发展基金”144支,覆盖超1700个乡村社区,共募集资金1053万元,开展微慈善项目300余个,解决居民身边“小急难”问题千余件。
市卫健委:
人均预期寿命达82.45岁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赖莹
“十四五”期间,大连市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健康事业跨越式发展,多项健康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为“幸福大连”建设筑牢健康根基。
居民健康水平实现历史性突破,人均预期寿命达82.45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分别降至2.11‰、2.56‰和5.95/10万,核心健康指标国内领先。
入选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获中央财政5亿元支持;连续三年获评省医改成效突出地区,获省政府通报表彰,医改工作领跑全省。蝉联“国家卫生城市”荣誉逾三十年,2024年实现全域覆盖——拥有国家卫生城市1个、卫生县3个、卫生乡镇6个。医疗资源供给增加,每千人口床位数达6.91张,执业医师数4.0名,超过国家3.2名规划标准。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多家三甲医院实现强势资源整合及特色建设。不仅积极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同时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区域规划布局建设多院区,将优质医疗资源覆盖更大区域,让更多百姓受益。
落实《中共大连市委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2020-2030年)》精神,实施医学重点专科“登峰计划”,全市新增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16个,总数达到31个;新增省临床重点专科(含市域、县域建设项目)107个,总数达到184个。
推动县域医疗能力升级,2024年,瓦房店市和旅顺口区作为省重点推进县基本达到国家“紧密型”标准。布局15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2024年,首批项目已启动。将普惠托育纳入民生实事,出台示范性机构管理办法。“十四五”期末,每千人口婴幼儿托位数将达4.5个,托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升级智慧医疗,19家三级医院电子病历达四级以上。
大连市卫健委将以“用全民健康托举全民幸福”为目标,持续优化卫生健康服务供给,为市民绘就更高品质的健康生活图景。
市医保局:
织密保障网 提升获得感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仰山
昨日记者从市医保局获悉,“十四五”期间,大连构建起以基本医保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为拓展的三重保障体系。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每年资助困难群体参保6万余人次,2021至2024年累计向困难群众提供医疗救助124.31万人次。门诊共济保障机制自2023年实施以来,累计享受待遇5585.89万人次,基层就诊占比超50%,分级诊疗成效显著。医保目录药品增至3159种,219种高值药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875种药品和139类医用耗材集采结果落地,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一老一小”享便利 精准服务暖民心
2025年上半年,全市累计发放生育津贴4.09亿元,减轻家庭生育医疗费负担 2439.27万元。近千家定点医药机构开通“刷脸付”“一码付”。率先开通跨省共济“医保钱包”。临时异地就医实现“转诊无门槛、住院免备案”。建成2000 余个医保服务站点,15分钟服务圈基本形成。创新推出医保药品“比价神器”,2023年上线以来累计使用1519.5万次。
赋能监管同发力,基金安全有保障
大连作为东北唯一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试点城市,实现结算周期从“按月计”到“次日达”的转变。创新研发“事前提醒、事中拦截、事后审核”全链条智能监管系统,2023年上线以来累计完成事前提醒832.2万次,事中拦截82.01万次。我市相继被列为“全国医保反欺诈大数据应用试点城市”和“全国医保基金智能监管改革试点城市”。
市教育局:
立德树人结硕果 教育强市谱新篇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栾光煜
“十四五”以来,全市教育系统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高质量发展,聚焦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品质和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教育问题,以教育强市建设的有力举措和历史性成就全面服务“两先区”“三个中心”战略大局。
五年来,我市教育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农村公办幼儿园运行补助标准提高至365元/月·生,公办幼儿园2-3岁托班运行补助标准提高至505元/月·生。主城区中小学校舍建设市本级投资补助标准提高至2400元/平方米。全市累计新开办公办幼儿园60所,增加公办学位1.5万个,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6%,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较“十四五”初期分别提高7.8和6.0个百分点;新增四星级、五星级幼儿园143所,优质幼儿园占比达75.7%。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47所,增加公办学位5.6万个,集团化办学全覆盖,建立城乡教育联盟47个,培育新优质学校70所,95%的老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硕士及以上学历达17%,75%的教师完成校际交流轮岗;扩增普通高中学位1.3万个,优质特色普通高中47所,省级优质普通高中在校生占比达到72%,较“十四五”初期提升16.5个百分点。农村转移人口随迁子女享受市民同等入学、升学政策,适龄残疾儿童实现随班就读“零拒绝”、特教学校“全免费”。
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思政教育体系。落实中小学课间休息15分钟和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501所学校获评全国体育特色学校和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108支队伍、2365名校园足球运动员参加“连超”校园组赛事,大连市第八中学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组总决赛冠军,国际中体联、大体联世界杯相继落户大连。实施美育浸润行动,培育省、市美育特色学校138所。
义务教育入学实现“一件事一次办”,“阳光分班”全面推行,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揭榜挂帅”名师课堂资源一键可得。全市城乡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全免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明厨亮灶”全覆盖。成功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大连模式”,年均举办家庭教育公益讲座100场。老年大学公益讲堂年均惠及10万人次。
五年来,全市承担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国家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等国家级改革任务14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正在构建;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稳妥推进,“择校热”“学区房”有效降温;青少年校园足球高水平综合改革试点区工作扎实开展,足球人才培养“一条龙”升学体系已经建立;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大连经验在全国推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成全省标杆;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实用高效,金普新区市域产教联合体入选全国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全省唯一;在连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持续提升,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41个,5所在连高校的12个学科列入辽宁省高等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10所高校具备ESI前1%学科,其中,大连理工大学4个学科进入ESI前1‰,工程学学科进入ESI世界前万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