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上半场,我们总在向外张望。追逐名利,计较得失,周旋于人情世故的热闹场。那时的心,像敞开的门,迎八面来风,却也难免灌进尘埃与喧嚣。
到了下半场,光阴无情催人老,方才懂得,真正的智慧是学会关起门来过日子。作家白落梅曾说:“做一个豁达的人,学会在水中栽月,在狭窄的天地间海阔天空,在乱世红尘里独自清凉。”
人生下半场,关上门,才能听见自己的心跳,才能看清生活的本真。
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知足是天然的财富,欲望是人为的贫穷。”人这一生,真正的富有不在于你抓在手里多少,而在于你心里能放下多少。
门外的世界很大,诱惑很多,别人的日子看着总是光鲜亮丽。比来比去,心就乱了,脚步就沉了,日子也就过得拧巴了。心被欲望填满,就再也装不下当下的安稳与快乐。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晚年,居住在北大朗润园,是早年分配的老房子。学校多次提出要给他调换更大、更新的住所,都被他婉言谢绝。他说:“房子够住就行,大了空荡荡的,收拾起来还麻烦。”有出版社想出高价为他出版豪华精装本文集,他不同意,坚持出普通平装本。他说:“书是给人看的,便宜点让更多人买得起才好。”
社会上各种荣誉头衔、顾问邀请纷至沓来。他大多推辞:“我就是个教书匠,那些虚名挂多了,反而累赘。”季羡林守着清茶淡饭、满屋书香,专注于自己热爱的学问,内心充盈而平静。物质上的寡欲,恰恰成就了他精神世界的富足和晚景的从容安详。
古人云:“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
把追逐的劲头收一收,把比较的心放一放。盯着自己没有的,永远觉得匮乏;珍惜手中握着的,才能体会富足。粗茶淡饭养胃,知足常乐养心,人生下半场学会把欲望的门关紧点。
守住内心的边界,满足于眼下的拥有,日子才能过得踏实长久、有滋有味。有人说:“外的繁华,并非我们的繁华;门内的日子,才是我们该过的人生。”门内,是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是卸下重担后的轻松,是阅尽千帆后的淡然。
别再让无关的风吹皱心湖,别再为过往的云徒增烦恼。往后余生,门扉轻掩。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煮一壶清茶,读几页闲书,细数流年安稳。文 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