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人员正在建设钢栈桥。本栏图片均由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钟启钢 摄
长海大桥施工现场。
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吉存)随着冬季严寒期的临近,东北地区里程最长的跨海大桥——长海大桥建设施工仍“如火如荼”。由中建八局承建的钢栈桥工程正全力推进海上新作业面施工,实行“人歇、设备不歇”24小时作业模式,向年底施工节点发起冲刺,力争早日打通主桥施工的“生命”通道。
在普兰店区皮口的长海跨海大桥施工现场,一座用于主桥施工的钢结构栈桥已从陆域跨越虾池养殖区,延伸至海域滩涂区。数公里外的海面作业区,另一段钢栈桥海上施工全面展开,已推进近300米。巨大的履带吊正通过120吨的振动锤,将管径630毫米、长36米的钢管桩打入泥沙下的岩石层,桩体露出海面部分不足三分之一。作业面另一头,工人正在切除多余的钢管桩,为后续架设贝雷梁做准备。
据介绍,为确保年度任务目标顺利完成,目前工程开通三个作业面,从海上和陆域两个方向同步铺设,投入多台大型起重设备和海上船舶,每天推进约70米。中建八局承担项目关键线路施工,项目团队攻克极端环境风浪、气象等环境影响,成功突破多项技术瓶颈,为超长距离海上栈桥工程施工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长海大桥是东北地区首个采用BOT特许经营模式的跨海大桥,全长25.5公里,其中跨海段19公里、陆域段6.5公里,建设总投资79亿元,全线拟采用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该项目创下全国最大陆岛公路项目、全国海上最长钢混组合梁结构、全国同时期在建海域桥梁施工水深最深三项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