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王煜
初冬时节,寒意正浓,但位于沙河口区光华街36号的“吉骑·幸福家”西安路商圈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却热火朝天,暖意浓浓。十几名外卖骑手结束送餐后相继来到他们“新家”参加首场活动——西安路街道举办的“指尖裁暖,笔墨寄情”活动,他们第一次手执毛笔,用心地在红纸上写下他们对“新家”的祝福。他们吃着水果,唠着家常,幸福在这一刻具象化了。
作为活动里唯一的女骑手,樊忠艳兴奋地告诉记者,“吉骑·幸福家”西安路商圈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对外卖骑手来说是最朴素的“小确幸”。“以前过了送餐高峰,我们只能在电动车上歇会儿,夏天晒,冬天冷。现在我们也都是有‘家’的人,在这不仅解决吃饭、充电等问题,还可以看书读报、参加活动,心里踏实又温暖。”樊忠艳感叹道。
活动结束,西安路街道永吉社区红色骑手党支部书记李茂志热情地带着记者参观他们的“新家”,一边介绍功能布局,一边向记者展示各种家用电器——双开门大冰箱、微波炉、饮水机、空调、电视……骑手们都开心地说,“这条件比我们自己家里的都好”。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在沙河口区委组织部和总工会资金扶持和大力推动下,“吉骑·幸福家”西安路商圈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于今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新就业群体打造了集服务、凝聚、赋能于一体的暖心阵地,这正是西安路街道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
骑手有需,基层有应。为精准对接新就业群体“就近办、随时享”需求,西安路街道在“西安路·幸福路”商圈一体化党建规划下,于今年9月正式打造“吉骑·幸福家”西安路商圈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内部设置党建区、服务区、休息区、阅读区、活动区和展示区等功能区域,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息放松、餐食加热、饮水供应、应急充电、工具借用、会议活动、书报阅览、街区优享等便利服务,覆盖“工作+生活”全场景,为新就业群体搭建了归属港湾。“这个中心历时两个月的装修正式投入使用,这几天已经有好几拨骑手搬进‘新家’。”西安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孙丽娜告诉记者。
据介绍,街道社区会组建服务团队,以组织聚“新”、发展助“新”、服务暖“新”、治理联“新”、文化润“新”、权益护“新”、榜样树“新”的“七新”工作法为核心抓手,成立“红色骑手”党支部、外卖行业联合工会和快递行业联合工会,联动红“骑”驿站和如意街骑手友好型街区,构建“1个中心+N个支点”的服务矩阵。“这个中心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的补充,更是党组织延伸服务触角、传递关怀温暖的重要载体。”街道党建工作办公室主任顾晓梅表示,该中心将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政策普及、技能培训、法律援助、健康服务、心理咨询、就业指导、文化文艺、暖心关爱、志愿服务等特色活动,为新就业群体打造功能完备、服务暖心的“港湾式”阵地,切实做到温暖入怀,关爱入心。
近年来,为服务好新就业群体,西安路街道坚持把收集新就业群体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关键举措,于2021年3月在广平街17号建立首个外卖骑手电动车停放样板间,6月在此又打造红“骑”驿站,安装电动遮阳棚,施划电动车停车位,设置休息长椅,绘制主题墙画。同时,针对新就业群体就业灵活、流动性强、分散度高等特点,西安路街道先后成立永吉社区“红色骑手”党支部、西安路街道红色骑手外卖行业联合工会、快递行业联合工会,推动外卖骑手争先创优,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培养美团优选西安路三队队长王明月加入党组织,确保新就业群体在党的指导下统得起、兜得住、管得好。
暖流是双向流动。2024年7月,西安路街道永吉社区成立“红色骑手”治安防范、政策宣传、文明祭祀、敬老助困志愿服务队,让新就业群体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发挥其走街串巷、熟悉地情的独特优势,成为城市治理的新活力。永吉社区党委书记高慧君表示辖区已经有36名新就业群体成为城市治理的“移动天眼”,一幅党建与新业态发展同频共振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