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提升党建对科研的引领效能

2025年11月17日

大连海事大学讲师王浩撰文指出,党建引领科研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应立足新时代要求,不断拓展党建业务、强化人才支持、创新工作形式,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持续改进,切实提升党建对科研的引领效能,使高校党组织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创新与科研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核心。

党建引领高校科研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新时代要求新作为,党建引领科研高质量发展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求。应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与组织优势,为科研创新提供坚实保障与持续动力。首先,强化党建引领是把握科研正确发展方向的基本保障。高校应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有组织科研的顶层设计,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强化学科建设,夯实人才基础,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科研创新,完善制度机制,持续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内涵式发展,为国家及区域战略提供有力支撑。其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提升科研动力的关键所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推动“党建+人才”深度融合,优化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衔接。健全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坚持引进与培育并重,加强创新型与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科研工作注入新动能。

党建引领高校科研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当前高校党建呈现良好态势,但仍存在以下几类突出问题,制约科研高质量发展。一是党建的政治引领功能尚未完全发挥。党建与业务融合机制尚不完善,部分党建工作理念滞后,少数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不足,党建与科研“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二是党员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短板。部分管理岗位党员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有待提升;高层次人才创新动能不足,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偏弱;“放管服”改革在科研领域面临多重梗阻,科研人员积极性未得到充分释放。三是党建与业务融合不够深入。基层党组织与教学科研单位互动不足,党建引领未能有效转化为科研组织力;部分教师重业务、轻党建,党建工作被虚化、弱化;教师党支部书记多为兼职,党务能力与激励保障机制有待加强。

党建引领推动高校科研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高校应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进党支部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强化党员教育、业务融合与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全面覆盖、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全面激发科研活力。

强化政治建设,把稳科研发展方向。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水平科研。深化理论武装和主题教育,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有组织科研的重要论述,引导党员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科研发展始终方向正确、步伐稳健。创新党组织活动形式,提高“三会一课”质量,增强党员政治能力。实施党支部强基行动,优化党员先锋岗设置,积极营造党员担当作为、争创佳绩的良好氛围。

加强高层次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发挥党组织凝聚力,贯彻“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的双培养机制,持续扩大高水平科研人才队伍。积极吸收科研骨干入党,加强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与培训,推动业务骨干进入党组织领导岗位。深化人才机制改革,发挥党组织统筹作用和学术带头人引领作用,强化对青年教师的全过程培养。

深化作风建设与服务创新,增强党建实效。以优良党风带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开展廉洁警示教育,弘扬务实高效作风。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升服务意识与党建赋能水平。创新党建服务形式,深入研究党建与科研互动规律,推动党建与学术协同发展。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的云平台,实现双向促进与资源共享,为科研创新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