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芯”动力

2025年11月17日

〚索引〛

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芯片产业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与繁荣的重要因素。通过技术赋能,芯片产业的发展能够增强国家政治权力,推动国家经济建设,改善社会生活方式。同时,国家间权力的竞争、经济投入及相关社会因素也会反过来对芯片产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芯片产业的发展绝非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技术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文化等多元要素在实践中相互作用,深度交织的系统工程。在此认识基础上,应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强国之路。

国际政治博弈的“芯”支点

在政治层面,芯片产业是信息化时代国家政治权力的重要来源。权力是国际关系的核心元素,而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数字信息时代,技术越来越成为国家政治权力的关键来源。作为信息通信技术的重要基础,芯片技术的发展,一方面能够通过提升军事优势来扩大国家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推动产业升级改善并维护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国家对于国际政治经济的主导权。当前,不同国家及其相关企业由于技术水平的差异,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相互依赖的程度具有严重的非对称性。美国半导体企业牢牢把控着产业链上游的关键技术环节,同时在芯片设计和制造设备相关的高附加值领域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因而,其虽未能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保持优势,但整体上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仍占据霸权地位,并频繁对他国动用制裁与封锁手段,以维护自身单边利益。

芯片产业所蕴含的巨大政治价值使得在大国间的权力竞争中,无论是领先国还是挑战国都会极力加大芯片领域的创新、研发和生产投入,因此积极推动了技术的整体进步。然而,国家间的政治博弈以及军事冲突反过来又会对全球芯片产业链的健康造成持续性的损害。例如,中美博弈背景下,美国对台积电的施压与对华的技术封锁,俄乌冲突导致芯片生产所需的氖气、钯等多种原材料供应链紊乱等等,这些都体现了政治因素对芯片产业的影响。

面对美国单方面的技术“脱钩”与全球地缘政治的动荡局势,为了维护国家政治地位与权益,对内需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深刻认识到芯片产业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作用,集中力量攻克关键“卡脖子”环节,全力推进中国芯片产业的自主创新之路。同时,对外高举全球化旗帜,拓展多边合作,团结全球南方,维护芯片产业供应链的安全稳固,提升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影响力。

数字经济建设的“强芯剂”

在经济层面,芯片产业是推动国家数字经济建设的“强心剂”。中国《“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数字经济是“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数字经济呈现出强烈的技术驱动性,其发展需要以大数据、人工智能、5G/6G、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高新技术为依托,而这些技术的核心物理基础就是芯片。可以说,芯片之于数字时代的重要性堪比石油之于工业时代。

与此同时,芯片产业的发展反过来也高度依赖经济政策和金融资本的投入。芯片产业是典型的技术、人才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这要求相关企业和国家需要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以保证在技术研发、设备与原材料采购、人才薪酬等诸多方面的持续性投入。例如,美国520亿美元的芯片激励计划,欧盟430亿欧元的芯片法案等。进一步而言,资本投入的重要性从另一个角度也就意味着芯片产业易受到金融手段的把控。美国正是通过金融机构的控股,以及凭借着全球重要半导体企业对其资本市场的依赖,强化了其对全球产业链的整体控制。

中国早在2014年就启动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到2024年第三期注册资本已高达3440亿元。当前,需要进一步以精准的财政政策激活社会资本,通过打造多层次、长期性的金融投资体系滋养产业成长,继续优化产业资源配置与协同机制,通过发挥庞大的国内市场优势为国产芯片提供迭代和生存的土壤。要努力构建一个充满活力且安全可控的芯片产业经济生态,从而为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双向进程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为国家数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一支“强芯剂”。

智能社会发展的“芯”基础

在社会生活层面,芯片产业是现代社会生活智能化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技术保障。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例,其旨在将多元的数据智能技术与传统城市基础设施、社会系统进行有机结合,以此提高城市资源配置、运用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优化城市管理与服务职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这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新方向。智慧城市建设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芯片应用,大到通信网络、能源供应、公共医疗、交通设施,小到个人手机、电脑与智能卡等等。可以说若没有芯片技术的支持,智慧城市的建设就无法完成。

反过来,芯片产业的发展也会受到社会需求、环境、文化思潮等多元社会因素的影响。芯片制造最基本的目的是满足数字信息时代社会生产生活不同领域日益增长的技术需求,这些需求成为了芯片技术迭代创新的根本动力。世纪疫情对全球芯片供应链的冲击,揭示了产业健康发展对社会大环境稳定的依赖。当前,部分国家以文化冲突和对立为由,鼓吹狭隘的技术民族主义,实行以自身利益为优先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政策,表明消极的社会思潮会扰乱全球芯片产业的秩序。

面对这些情况,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应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具体需要相结合,推进医疗、养老、食品安全、家居与交通出行等社会生活诸多领域的智能化进程。形成需求牵引产业,产业赋能生活的良性循环。同时,完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机制,为维护芯片产业链的健康与稳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此外,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倡导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跳出零和博弈的思维陷阱,遵循芯片产业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发挥技术民族主义中的积极因素,在民族精神的团结下,在广泛的国际共赢合作中推动技术的自主创新,助力国家与民族的独立、自主和富强。

总之,芯片产业是当今时代数智化建设与发展的基石。在百年变局与民族复兴交织的重要历史时期,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并举,以新型举国体制攻克关键技术,提升芯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安全韧性的产业链体系;以精准政策激发产业创新活力,筑牢数字经济的根基;以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牵引技术赋能,推动智能化社会的繁荣与进步。要坚定信心,突破重围,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芯片产业自主创新之路,为我国科技强国事业的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芯”动力。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为313202536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系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