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祝福
“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土壤肥力’和‘气候环境’,直接决定市场主体活力、要素集聚能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近日,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吴峻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以万亿级绿色石化、千亿级高技术船舶海工等重大产业为支撑的国家级经开区,长兴岛正锚定“国内最好国际一流”特色产业园区目标,持续擦亮“开放包容,益企长兴”营商环境品牌,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机遇,以更精准的服务赋能发展,以更优良的生态集聚要素,为我市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率先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长兴岛的坚实力量。
吴峻峰介绍说,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坚决执行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推动营商环境实现从“单点突破”向“系统集成”的跃升。2025年,长兴岛系统发布“开放包容、益企长兴”营商环境品牌,打造“政治生态尊商、市场环境亲商、政务环境暖商、法治环境护商、投资环境助商、开放环境育商、创新环境赋商、企业服务惠商”的营商新形象。同步配套“质量提升年”方案和五大赋能行动,推动品牌建设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在这次系统性改革中,长兴岛整合部门职能构建“一科统管、全链闭环”大审批体系,推行“三段式并联审批”,重点项目审批提速超50%;成立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推进组,实现用林用海用地“一门受理”,办理周期缩短40%。创新打造“4+N”项目服务机制,根据投资规模,提供从“四个一”标准服务到“专班+包保”精准赋能,确保项目“全程无忧”。同时构建了“双平台+四机制”全链条服务体系: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专区”,集成了政策、金融、法律、人才等多项功能,打造一站式服务;“企业之家”打造政企互动“共享客厅”,提供免费商务空间与产品宣传、荣誉推介等增值服务。
“对标国际一流和国内先进,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三方面差距。”吴峻峰表示,一是服务体系均衡性有待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服务已相对成熟,但对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覆盖深度和响应速度仍有提升空间。二是要素保障前瞻性面临挑战。随着大项目快速集聚,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关键要素的跨周期保障需更强统筹和预见能力。三是数字化治理能力有待突破。数字政府建设水平与产业发展速度不匹配,数据在决策、服务和管理中的赋能作用尚未充分释放。针对现有短板,长兴岛正聚力推动“4+N”模式向中小企业延伸,依托“企业之家”常态化开展产业链对接,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推进组职能,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提前介入,向上争取,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将数字化作为“十五五”重点,谋划“惠企便民平台”“智慧政务中心”等项目,打通数据壁垒,提升治理与服务智能化水平。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永不竣工的系统工程。”吴峻峰表示,下一步,长兴岛将围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三大方向上持续攻坚。一是向“数”要效率,打造智慧营商新范式。推动数字项目落地,深化“一网通办”“免申即享”。部署AI大模型赋能12345热线预警、政策精准推送和“7×24小时”智能客服,以数据跑路代替企业跑腿,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再升级,努力实现部分事项“一次也不用跑”。二是向“产”聚生态,打造集群营商新优势。围绕万亿级绿色石化等产业集群,开展“营商环境版”的强链补链,定制化提供政策、金融和人才支持,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三是向“法”要公平,打造公正透明新环境。持续优化司法服务,深化“法企工作站”与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保障每一位投资者安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