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许晓楠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造船)始建于1898年,是中国船舶集团旗下骨干造船企业,创造了中国造船史上的90多个“第一”,建造了“辽宁舰”和“山东舰”2艘航空母舰,累计为中国海军建造了50多个型号800余艘舰艇,被誉为我国海军舰艇的摇篮。自主设计建造了VLCC、超大型集装箱船、特种船舶及钻井平台等2000多艘各型船舶和海洋工程,是我国重要的船舶研制基地。2024年末,大连造船资产规模约1300亿元,员工约1万人。大连造船2015年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2020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23年荣获全国工会系统先进集体,被全国总工会誉为“劳模的摇篮”。
近年来,大连造船准确把握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着力改革不适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要求的体制机制,着力调动广大职工参与和支持改革的主动性,结合实际做好改革各环节的无缝对接、综合施策,以高质量产改建好高素质“国家队”,勇当大国重器国企改革排头兵。
大连造船创建“大船工匠学院”,获大连市总工会办实事项目100万元支持,突出“培训、竞技、创新、展示”等功能。公司坚持“分类培训、分级负责”的原则,制定实施培训考试与资格评定管理办法、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办法、班组长轮训方案等,全面落实岗前培新、岗位轮训和专项拔高培训等各级各类培训,确保人岗相配。近三年,开展培训4868项,培训职工40万余人次。
每年围绕公司生产工作目标,持续开展劳动竞赛、技能比武和岗位练兵活动,有效选拔优秀人才。对标国际国内大赛标准,连续组织15届职工技能比武大赛,总计参赛职工3000余人次,266名职工获奖,40余人通过技能比武大赛破格晋升了技术等级。从大赛中走出来的优秀选手多次登上省市级职工技能比武大赛焊接赛项冠亚军领奖台。
开展创新创效活动,打造多梯次优秀团队。大连造船拥有28个各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带头人涵盖了从全国到公司各级劳模,创新内容涉及设计开发、生产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党政支持、工会实施、劳模挂帅、职工参与”的工作格局。以大连市总工会“英才兴企、劳模助企行动”为平台,组织大连船舶行业创新联盟项目对接研讨,与中车大连公司、国网大连供电公司等兄弟企业成立创新团组,开展创新联盟交流等活动。在2024年,大连造船各级创新工作室取得创新成果301个,转化创新成果194个;实用新型发明145个;创造经济效益1.33亿元。
根据人社部相关文件精神,大连造船通过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体系,畅通技能人才等级晋升通道,享受相应政策待遇。2021年,中国船舶集团成为全国首批特级技师评聘试点,打破了技能人才评价“天花板”。大连造船在高级技师、特级技师层级以上搭建大船副首席技师、大船首席技师职位,对接中国船舶技能带头人、首席技师。依托国家“新八级工”制度,建立健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价体系。近五年累计推荐或认定技能人才2300人次。
大连造船注重落实技能人才待遇,推动实现体面劳动。提升政治地位,固化职工代表提案制度,充分尊重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提高经济地位,强化激励奖励机制,公司累计投入600余万元奖励技能大赛和岗位练兵的优胜者。提高社会地位,在坚持物质奖励的同时,强化精神驱动,大张旗鼓地宣传,推荐高技能人才当劳模、当职工代表、当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选拔高技能人才担当技协专业委员会的会长,让这些高技能人才长见识、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