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国
如果说部队生涯的三十年,枪是我的武器;那么退休后的宣讲路,《大连日报》就是我的“理论弹药库”。
我从部队退休后,面对基层理论宣讲的新战场,便从零开始琢磨:“部队宣讲重纪律,地方宣讲要‘沾泥土’,得让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就在绞尽脑汁时,《大连日报》成了我的“金牌导师”。
当年基层理论宣讲的“重头戏”是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大主题,《大连日报》的“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栏目以系列特刊展现了大连发展的历程,同时又征集70位市民代表的祝福寄语,强化了互动性和时代感。看到这些,我如获至宝,在宣讲中巧妙地结合大连发展的历程和市民代表的心声,既讴歌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伟大成绩,又赞颂了大连取得的新辉煌,通过身边人身边事,把远的拉近、大的化小、虚的变实,增强了宣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进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征求群众意见时,大家反映最多的是把中国式现代化讲具体,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就在这时,《大连日报》的“社区微改造”“乡村振兴案例”等民生新闻一篇接一篇,从“小切口”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大主题。我把这些生动活泼的事例,变成宣讲的“活教材”,让理论不再抽象。有人对自贸区建设认识不清,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自贸区,此时,《大连日报》推出的“大连自贸片区建设”深度报道成了“及时雨”,宣讲中,我将国家政策与本地实践结合,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
6年来,我行走9000余公里,完成430余场宣讲,让10万余听众从有温度、接地气的宣讲中感悟了思想伟力。这个伟力来源于《大连日报》这个“金牌导师”,是她源源不断给我输送“弹药”助力助推助燃。理论版的文章是灯塔,坚持“用数据说话”“问答式解读”,我在宣讲中有时就采取“拿来主义”直接运用,释难解惑,不断提升宣讲效果。借鉴报纸《读者来信》《热点讨论》等栏目,在宣讲中设计互动环节,丰富宣讲形式。
“一份报纸,让我这个老兵的思想始终‘服役’在时代最前沿。”学习运用《大连日报》成了我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读报对“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东北振兴新政策”等熟记于心。每天拿到《大连日报》,精气神就不一样,眼里有光,脚下有路。“这份报纸,不仅教会我怎么说,更提醒我为谁说。她始终让我记得,我的宣讲舞台连着大连的万家灯火。”
《大连日报》是“无需军衔却值得我敬礼的指导员”。“愿这80岁的‘导师’,继续为更多像我这样的宣讲员点亮理论之光,让党的声音永远响彻滨城。”
征文启事
1945年11月1日,《大连日报》创刊。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最早的城市党报之一,如今,《大连日报》已走过80年的历程,成为大连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藉此,本报举办主题征文,诚邀广大读者、作者以“给大连日报的一封信”为主题,写下与《大连日报》的故事,用文字诉说这份独特的缘分。
来稿要求:
1.文体不限,书信、散文、随笔、访谈均可,题目自拟。
2.内容真实,情感真挚,建议中肯,字数千字以内。
3.文末请附作者真实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及详细通信地址。
投稿邮箱:dlrb80@126.com
邮寄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民权街162号大连新闻传媒集团1304室“80周年征文”办公室收
邮政编码:116022
征稿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10月10日(寄件以邮戳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