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宋晓桐 杜杨楠
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坐在超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前,分析催化剂材料的微观结构;研发中心里,科研团队正在验证AI算法如何助力分子筛催化剂实验快速生成最优合成方案……近日,记者跟随市市场监管局(大连市知识产权局)工作人员来到中触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触媒”),目睹一幕幕创新场景。
走进中触媒的实验室记者看到,科研人员在30万倍电镜下观测,被放大5000倍的TS-1(钛硅)分子筛呈现出完美的正圆环型。这些纳米级的分子筛,中心孔道可促进化学药剂充分反应和保证化学介质的通畅性。该公司总工程师蒋山告诉记者,分子筛催化剂是一种多孔材料,可以对分子进行筛选,将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分子进行识别和分离,具有非常强的分离、吸附和催化功能。
“以钛硅分子筛为例,这种石油炼化、污水处理行业不可或缺的耗材,曾经完全依赖进口,现在则完成了自主研发。”蒋山介绍说。自2008年成立以来,中触媒坚持科技创新,先后研发生产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甲醛催化剂实现首次国产化替代,丙烯环氧化技术工艺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催化剂被誉为工业生产的“芯片”,一瓶微小的粉末,与90%的工业生产过程紧密相连。中触媒已与巴斯夫、赢创等国际化工巨头建立合作关系,更成为巴斯夫移动源脱硝分子筛全球战略供应商,并共建联合实验室。
蒋山表示,公司拥有8名博士领衔的研发团队,配备150套先进研发设备,可同步进行20至30个研发项目。每年研发投入4000万元至5000万元,占销售额6%到8%。截至目前,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241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191项,PCT国际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7项,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