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邵海峰〛
A股市场的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今年以来,资金持续流入各类ETF产品,推动整体规模显著攀升。同时,公募基金也加速构建ETF产品矩阵,不断丰富产品供给。业内人士认为,在资产再配置需求推动和机构资金持续入场的双重助力下,ETF市场仍具备广阔增长空间与多元化发展路径,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如何看待和选择ETF?
ETF规模持续增长
今年以来,随着资金持续流入,多只宽基和细分赛道ETF的规模呈现大幅增长。如数据显示,截至9月5日,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的规模为786亿元;华夏沪深300ETF和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长均超500亿元;易方达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华安黄金ETF、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等增长均超200亿元。
公募基金对ETF的布局热情持续高涨。当前市场上还有华安创业板人工智能ETF、银华创业板综ETF、南方港股通创新药ETF、富国科创200ETF等多只ETF正在发行,涉及宽基、港股、行业等品种。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目前A股ETF产品布局仍存在拓展空间:在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的过程中,可能不断形成全新的行业或者主题ETF的布局机会;随着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结构中占比提升,其未来有望成为ETF产品的重点布局方向;部分优质赛道虽已有对应ETF产品,但在规模、流动性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ETF有哪些特点?
据业内人士介绍,ETF具有诸多独特优势。从交易成本来看,其管理费率通常在0.15%~0.5%之间,远低于主动管理型基金,且交易无须缴纳印花税,交易费用较低。在交易效率上,卖出后资金当日可用,次日可取,部分ETF还能实现T+0交易。并且,ETF持仓透明,投资者可清晰知晓投资组合构成。同时,投资ETF相当于投资一篮子股票,有效分散了单一个股的投资风险,还避免了个股可能出现的“黑天鹅”事件,如退市风险等。从资产配置角度,其产品类型丰富,涵盖股票ETF、债券ETF、商品ETF等,股票ETF又细分宽基、行业主题、跨境、策略等多种,能满足投资者多行业、多品类的资产配置需求。
机构积极构建产品矩阵
据了解,当下不少公募基金正在积极完善产品线布局、拓展创新领域,以把握市场机遇并满足投资者多元化的配置需求。如某基金表示,正着力进一步丰富自身的产品矩阵,推动更多产品落地。相关特色产品布局主要围绕细分板块展开,在医疗领域布局了医疗器械ETF和港股医疗ETF。在科技与军工融合方向,该基金提出了“空天地海”的理念:“空”指商业航天与卫星;“天”涵盖低空经济与通用航空;“地”包括人形机器人;“海”则涉及海洋科技。另一基金表示,希望产品涵盖宽基、科技、周期等多个领域,推出丰富的投资策略,从而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需求。
ETF未来展望
展望后市,多家机构对ETF市场的发展前景保持乐观。
业内人士表示,若A股市场能逐步由过去的宽幅震荡转向稳健上行格局,将有助于引导资金从短期的交易型行为逐渐转向中长期的配置型行为。在居民资产再配置的宏观背景下,结合各类机构资金持续流入的态势,以及当前市场存量与潜在增量之间存在的巨大空间,包括ETF在内的权益市场资金面整体呈现积极和乐观的态势。预计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的规模有望持续扩大,迎来新一轮增长。
从资金流入的角度评估,ETF未来增量可能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港股ETF,港股与A股互联互通日益紧密,已成为配置中国资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港股ETF有望成为资金布局港股市场的重要工具;二是行业主题ETF,当前多个领域呈现齐头并进、事件驱动频发但不确定性仍存的特征,导致行业快速轮动,主题类ETF或更适应这类脉冲式结构性行情,当然,随着经济稳步复苏和大盘价值风格回暖,宽基ETF也可能重新回归投资者的视野 ;三是债券ETF,第二批科创债ETF的推出体现了管理人在产品供给端的积极布局,债券ETF仍具备显著的发展潜力。
如何投资ETF?
对于投资者而言,投资ETF有不少技巧和注意事项。在产品选择上,要关注规模与流动性,优先选择规模较大、交易活跃的ETF产品,这类产品通常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和更低的买卖价差,比如日均成交额最好在1亿元以上,最低也不能少于2000万元。同时要留意跟踪误差,跟踪误差越小,ETF的表现越接近其跟踪的指数,实际收益也更接近指数收益。管理费率也是关键,较低的管理费率可降低投资成本,管理费与托管费之和不超0.2%为最佳。
在投资策略方面,投资者可以采用核心-卫星配置策略。将ETF组合分成“核心仓位”及“卫星仓位”,“核心仓位”投资于能表征市场的宽基ETF;卫星仓位投资于具有周期波动、板块轮动特征的行业主题或风格指数ETF。还可以进行ETF资产配置的再平衡,定期检视投资组合。
此外,投资者也可考量以下因素:通过定投来平滑成本,降低风险;优先选择大厂基金公司;关注分红政策,不同投资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分红再投资或获取现金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