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大连日报》三段情缘难割舍

2025年09月16日

张志远

青春一去不复返,但一想到《大连日报》创刊80周年,又觉得自己是那么年轻,像个一直在拙笔作业的小学生。《大连日报》这张党报,早已融入我人生中服役、带兵、转业参警三段时光,我和《大连日报》也建立了割舍不掉的三段情缘。

从最初接触《大连日报》的部队战士,到公安宣传战线的新闻通讯员,我已经在《大连日报》发表近400篇公安新闻。与《大连日报》结缘,关注《大连日报》发展,给我快乐,伴我成长,教我进步。而今,在我的第二故乡大连,《大连日报》已经与我相伴30年。

我的家乡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个叫通河的县城。1995年冬天,一个怀揣梦想的小伙子坐着征兵专列来到大连。新兵集训下连后分到团部担任通信员,第一次有机会接触《大连日报》。当年在军营里就是通过报纸上的铅字,让我更多地了解大连。那时我时常抄写《大连日报》上的新闻给家里介绍部队驻地的样子,“描绘”大连如何好。也是在那个时候,自己的文笔在不知不觉中迅速提高。我甚至成了战友们眼中的“笔杆子”。

8年的士兵时光,始终有《大连日报》陪伴。文书岗位的我保持着每天看报学习的习惯,了解报纸上的信息让我在领导和战友面前变得十分“博学”。2003年秋天,我作为优秀士兵提干对象被部队保送军校,人在羊城广州,心却始终记挂着《大连日报》,时常通过校内网吧搜索《大连日报》的新闻来阅读,了解部队驻地的发展变化。

毕业后,我再次回到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大连,担任连队政治指导员,《大连日报》成了我每周四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上给战士们授课的重要内容。海岛与大陆交通不便,当年从收发室取回的《大连日报》都是前一天的,可这并没有影响战士们阅读报纸、了解第二故乡的渴望。刻苦训练守卫第二故乡,努力学习建设美丽大连的信念,在全连官兵心中更加牢固。通过多年来学习《大连日报》的新闻采写技巧,让我的新闻宣传工作能力得到积累,2012年被全军政工网聘为基层远程编辑,《大连日报》也成为我日后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启蒙导师和领路人。

2013年,我转业到地方,开始在公安新闻宣传岗位上工作,有了直接与报社各位老师更为紧密的通联互动。传播党的声音,凝聚社会共识,弘扬公安队伍正能量,讲好基层单位服务群众的藏蓝故事,我在第二故乡大连找到了目标,在《大连日报》上实现了愿望。

《大连日报》自1945年11月1日创刊伊始,以《人民呼声》与人民群众见面,经过《旅大人民日报》等名称变化,最终回归《大连日报》。80年风霜雨雪,《大连日报》早已成为大连百姓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

征文启事

1945年11月1日,《大连日报》创刊。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最早的城市党报之一,如今,《大连日报》已走过80年的历程,成为大连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藉此,本报举办主题征文,诚邀广大读者、作者以“给大连日报的一封信”为主题,写下与《大连日报》的故事,用文字诉说这份独特的缘分。

来稿要求:

1.文体不限,书信、散文、随笔、访谈均可,题目自拟。

2.内容真实,情感真挚,建议中肯,字数千字以内。

3.文末请附作者真实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及详细通信地址。

投稿邮箱:dlrb80@126.com

邮寄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民权街162号大连新闻传媒集团1304室“80周年征文”办公室收

邮政编码:116022

征稿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10月10日(寄件以邮戳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