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到的鹃头蜂鹰。 王梓金 摄
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杜杨楠)秋风掠过老铁山,也吹响了猛禽南迁的号角。记者从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自8月25日该保护区正式启动2025年秋季猛禽监测工作以来,东北地区首次记录的鹃头蜂鹰、10年来未现身的鹰雕接连登场,为首周的监测送上了一份超级惊喜。
据志愿者王梓金介绍,8月29日11时许,3只蜂鹰在老铁山上空盘旋,其中一只翅型窄长、具有腕斑等特征,这瞬间让他心跳加速:“这和常见的凤头蜂鹰不一样!”经过羽毛细节、喙部形态比对,最终确认这只猛禽正是鹃头蜂鹰。鹃头蜂鹰主要分布于欧洲及亚洲西部,这是该物种在东北地区的首次记录。8月30日,监测团队再次迎来惊喜,一只鹰雕现身老铁山上空。鹰雕曾在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过记录,但近十年未被观测到。鹃头蜂鹰、鹰雕的现身不仅为东北地区鸟类多样性研究增添了重要一笔,更从侧面印证了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已成为珍稀候鸟信赖的迁徙“驿站”。
据介绍,随着候鸟迁徙高峰临近,为保障秋季候鸟顺利迁徙,保护区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于今年9月1日至11月10日期间,对老铁山核心区实行严格封闭管理,并制订全面的护鸟工作方案。老铁山核心区范围主要是从南庙子海边沿山底向北至西岗、老虎洞、对庄沟、九道沟、双沟、上沟,沿国防公路到铁山灯塔连线以内陆地区域。该局将通过常态化巡护监测、非法捕鸟专项排查等行动,全方位守护途经大连的迁徙候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