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杨鹏
8月29日,记者在“大报80年,党报进社区——健康大讲堂”社区行首场活动的现场见到了张莲起老师,87岁的她写了一封“给《大连日报》的信”,讲述了她与《大连日报》的温暖往事——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今年87岁了。当知道今年是《大连日报》创刊80周年时,我找出了《大连日报》报道我的第一篇文章,想起许多与《大连日报》的故事。
2005年,67岁那年,社区推荐我去黑石礁街道关工委工作,担任常务副主任。在走访中,我发现外来务工子女面临放学后无人看管的困境,身为一名退休教师,不忍心看着孩子们就这样“撂荒”,于是发起了“快乐课堂”公益项目,在每周三下午与志愿者一起为孩子们辅导功课,不仅帮助孩子们提升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成绩,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自信心。
2012年5月,记者采访我,文章《关爱青少年的老党员》发表在2012年5月8日《大连日报》上,那是对我的第一篇专访文章。《大连日报》是党报,能够登上《大连日报》,说明我们的工作被党和政府认可。这篇文章也号召、引导更多的人加入到关工委的工作中来,小小的“快乐课堂”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那之后,几乎每年,《大连日报》都会关注黑石礁街道外来务工子女“快乐课堂”的发展,号召全社会关心和爱护未成年人,我也与《大连日报》的记者们成了忘年交。
从2005年到2025年,20年来“快乐课堂”一直在继续,从未间断。一拨儿又一拨儿的孩子从“快乐课堂”走出去,考入了理想的大学,我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也见证了他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过程。孩子们亲切地叫我“张奶奶”,他们把学习、生活、工作中发生的事告诉我,还有的孩子把他们和爱人的照片发给我看,这些都让我感到很欣慰。有的孩子写信说:“我记得您曾跟我说过,一个真正的文化人应具备四种素养: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我谨记奶奶的教诲,以您为榜样,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其他人,将这份爱与温暖传递,并努力成为一个像您一样温暖且充满爱心的人。”
20年来,在《大连日报》的关注下,“快乐课堂”陪伴一代代孩子成长,见证了这些外来务工子女从一棵棵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我是一名老师,更是一名党员,能为社会做一点儿事,我感到对社会还是有用的,我甘愿做一生的园丁。
《大连日报》是报道正能量的好报纸,祝《大连日报》80岁生日快乐!越办越好!
征文启事
1945年11月1日,《大连日报》创刊。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最早的城市党报之一,如今,《大连日报》已走过80年的历程,成为大连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藉此,本报举办主题征文,诚邀广大读者、作者以“给大连日报的一封信”为主题,写下与《大连日报》的故事,用文字诉说这份独特的缘分。
来稿要求:
1.文体不限,书信、散文、随笔、访谈均可,题目自拟。
2.内容真实,情感真挚,建议中肯,字数千字以内。
3.文末请附作者真实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及详细通信地址。
投稿邮箱:dlrb80@126.com
邮寄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民权街162号大连新闻传媒集团1304室“80周年征文”办公室收
邮政编码:116022
征稿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10月10日(寄件以邮戳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