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大学生将数据调研升华为家国情感

2025年08月21日

从课堂到野外,从理论到实践,从数据调研升华为家园情感,2025年暑期,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毕业生,现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的汪珂羽,与同学共10人组成青年团,怀揣着对生态探索的热忱,开启了“水保生态・沈辽探行”之旅。他们奔赴沈阳、铁岭等省内城市,用5天时间采集数据、回溯历史,解码辽河中下游生态密码。

在沈北七星湿地,同学们冒雨行动,记录水文数据,采集不同积水区、植被枯萎带土壤样本,测量芦苇摇晃幅度与植被覆盖度关联数据,整理出湿地“健康报告”;在莲花湖湿地公园,他们开展“对照调研”。实验数据显示,牛筋草根系可使裸地产沙量从43g降至16.2g,减少幅度达62%,其所在区域的抗冲面积比从28%提升至72%,直观体现了浅根系植被对坡面土壤的固定作用。他们还通过对30个针叶林、阔叶林盖度样方的统计,进一步验证了“覆盖度与固土效果呈正相关”的结论;此外,他们走进铁岭辽河博物馆,观看了远古湿地生态模型、现代流域治理沙盘,努力读懂辽河生态演变逻辑……

5天行程,汪珂羽与同学们收获良多。他们在数据中看到植被是水土的“绿色盾牌”,在实践中看到“生态治理+乡村振兴”的生态与经济共赢模式。整个行程,乡土情感、家国情怀充盈内心。他们表示,这趟行程也将化作一种力量,激发大家更好地投入到生态保护中。               

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