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忽视强直性脊柱炎这些早期信号

2025年08月21日

〚杨群 杨军〛

在骨科门诊,常有年轻人因腰背痛就诊,他们多以为是“腰肌劳损”或“腰椎间盘突出”,却没想到可能患上一种更棘手的疾病——强直性脊柱炎。这种被称为“不死癌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正悄悄侵蚀着年轻人的健康。

多发于青壮年

强直性脊柱炎(简称AS)是一种以脊柱和骶髂关节为主要侵犯对象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属于风湿病范畴。它的核心特征是脊柱关节的慢性炎症,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导致脊柱椎体融合、关节强直,最终使脊柱失去活动能力,形成“竹节样脊柱”。

这种疾病多发于青壮年,尤其是15岁至40岁的人群,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3倍至4倍,且男性症状往往更严重。

早期症状不典型千万别忽视

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早期往往不典型,容易被忽视,主要包括:

腰背痛,这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与普通腰痛不同,AS引起的疼痛多在夜间或凌晨加重,患者常常在睡梦中疼醒,活动后疼痛可缓解;久坐、久站后也会加重,起身活动后减轻。

晨僵,早晨起床时,脊柱和关节会感到僵硬、活动不灵活,这种僵硬感通常持续半小时以上,甚至达数小时,活动后可逐渐缓解。

外周关节受累,约半数患者会出现膝关节、踝关节、髋关节等外周关节肿胀、疼痛,其中髋关节受累最易导致残疾,须特别警惕。

其他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眼部炎症(如葡萄膜炎)、皮疹、肠道炎症等,严重时还可能影响心脏、肺部功能。

随着病情进展,脊柱逐渐强直,患者会出现弯腰、转身困难,严重者甚至无法低头看脚、侧躺睡觉,最终可能形成“驼背”畸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轻微的暴力就可能导致脊柱的严重骨折,甚至造成截瘫。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

目前AS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AS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其中HLA-B27基因是最重要的遗传标志物,约90%的AS患者HLA-B27基因呈阳性,但并非所有携带该基因的人都会患病(阳性者中仅有5%至10%会发病)。

环境因素,感染(如肠道、泌尿道感染)、潮湿寒冷的环境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免疫异常,机体免疫系统失衡,导致关节和脊柱出现慢性炎症。

如何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AS的诊断需要结合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常用标准包括:

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的腰背痛,且活动后缓解、休息后加重。

影像学检查,骶髂关节X线、CT或磁共振(MRI)是关键。AS早期即可出现骶髂关节炎症,MRI能更敏感地发现早期病变。

实验室检查,HLA-B27基因检测阳性支持诊断,但并非确诊依据;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升高可反映病情活动度。

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AS常常被误诊或漏诊,平均误诊时间可达5年至7年。因此,若年轻人出现持续腰背痛、晨僵,尤其是夜间加重、活动后缓解的情况,应及时到风湿免疫科或骨科就诊,避免延误治疗。

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

目前AS尚不能完全治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炎症、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避免脊柱和关节强直,保持正常生活能力。治疗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缓解疼痛和炎症,是早期治疗的常用药。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对中重度患者效果显著,能快速控制炎症、阻止关节破坏,但费用较高。慢作用抗风湿药(如柳氮磺吡啶),适用于外周关节受累的患者。

康复锻炼。这是AS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规律的运动可维持脊柱和关节的灵活性,防止强直。推荐游泳、瑜伽、慢跑、扩胸运动等,避免剧烈运动和久坐久站。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正确的姿势,站立时挺胸收腹,坐姿时腰部挺直,避免长期弯腰或驼背;睡硬板床,不用过高的枕头,防止脊柱畸形;避免潮湿寒冷环境,注意保暖;戒烟,吸烟会加重肺部损害,加速脊柱强直。

手术治疗。仅适用于严重脊柱畸形或髋关节强直的患者,通过手术矫正畸形、改善关节功能。

强直性脊柱炎虽然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但并非“绝症”。早期发现、规范治疗是关键,若能在发病后1年至2年内干预,多数患者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作者分别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