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荻
此刻提笔,窗外的海风裹挟着熟悉的油墨香拂过案头——那是我2015年发表在贵报的《中山区成立首家社区总工会》剪报的气息。作为您哺育长大的大连孩子,更作为被您托起职业理想的新闻人,我的生命年轮早已与您八十载的墨痕深深交融。
启蒙:从学术理想抵达新闻现场
2010年,我的毕业论文完成时,未曾想到其中梳理的“女性叙事变迁”会与您产生奇妙共振。在图书馆泛黄的合订本里,我触摸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妇女能顶半边天”的铿锵标题;而真正将理论落于实践的,是成为贵报信息员的岁月。在基层工会工作中,我以笔为桥,记录再就业培训里女工重拾自信的泪光,书写技术比武场上巾帼班组的锋芒,描述职工之家活动中女白领的美丽笑容。当这些带着工会温度的故事登上您的“民生时政”专栏时,我亲睹了党报改革的脉动——从庄重的机关报俯身倾听街巷心跳,让普通劳动者的身影登上时代封面。
同行:民生情怀照见城市年轮
您80年的变革轨迹,恰是我职业成长的镜像。犹记您2011年改版后带给我的震撼:民生新闻与政策解读比邻而居,社区故事和国际要闻相映生辉。老工人在报栏前讨论维权案例的场景,让我懂得“亲民之桥”的重量。而您从铅火时代的黑白版面,到全媒体矩阵的流光溢彩,更让我这代新闻人见证了传统与创新的激荡。当我看到“大连日报”视频号传向万千屏幕,当劳模故事化作短视频刷屏朋友圈,我深知:这份诞生于1945年《人民呼声》的战火之报,始终以变革之姿延续着“为人民鼓与呼”的初心。
传承:女性叙事里的时代长河
血脉中那份对女性叙事的执着,在您的版面上不断找到回响。当张桂梅校长“以教育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事迹从滇西传至渤海之滨;当92岁李依依院士挽袖展示铁水烫灼的疤痕,讲述从炼铁女工到科学高峰的攀越。我仿佛看见毕业论文中的历史长河正奔涌向前。您记录的那些“掏心窝子写作”的西海固姐妹——马慧娟在田间摁坏13部手机创作,王秀玲发表小说后于报刊亭前嚎啕大哭——她们透过您的传播,为多少平凡女性照亮了星辰大海。
八十载墨香未老,您从创刊号的油印传单蜕变为云端跃动的字节,却始终是这座城市的心跳记录仪。您教会我:真正的新闻人,既要如望远镜瞭望时代天际,也需如显微镜聚焦尘土间的微光。值此华诞,谨向这份镌刻城市灵魂的报纸深深鞠躬——愿我们继续以墨为桨,在岁月浪潮中同舟共济,让下一段航程里,依然激荡着劳动者的号子与浪花的和鸣。
征文启事
1945年11月1日,《大连日报》创刊。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最早的城市党报之一,如今,《大连日报》已走过80年的历程,成为大连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藉此,本报举办主题征文,诚邀广大读者、作者以“给大连日报的一封信”为主题,写下与《大连日报》的故事,用文字诉说这份独特的缘分。
来稿要求:
1.文体不限,书信、散文、随笔、访谈均可,题目自拟。
2.内容真实,情感真挚,建议中肯,字数千字以内。
3.文末请附作者真实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及详细通信地址。
投稿邮箱:dlrb80@126.com
邮寄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民权街162号大连新闻传媒集团1304室“80周年征文”办公室收
邮政编码:116022
征稿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10月10日(寄件以邮戳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