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大报结缘的20年

2025年08月13日

王金海

我毕业于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在海军部队服役22年。2005年退役后,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转型成为一名专职律师,现在是北京市盈科(大连)律师事务所律师、高级合伙人。我至今记得,《大连日报》2005年12月20日B3版以《退役军人转战职业律师》为题,报道了我40多岁刻苦学习法律,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放弃国家分配工作,退役后到第二故乡大连从事律师工作。二十年来,我积极从事法律援助和公益普法工作,两次获得司法部授予的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称号,还被中宣部授予全国普法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普法为民好榜样等国家级荣誉。2022年,我被退役军人事务部聘请为全国老兵宣讲团成员。我取得的每一个成绩和荣誉,都离不开《大连日报》的鼓励。

成为律师后,我开始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我免费帮助困难群众通过法律渠道维权,让他们相信法律,相信能通过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017年12月21日,《大连日报》报道了我积极为市民提供法律援助的事迹;2018年12月,《大连日报》又以《法律援助让三千户居民除“心病”》宣传了我帮助三千户居民成功办理产权登记的事迹。这些报道鼓舞了我继续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的信心。

我曾担任西岗区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队长,长年为军人军属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矛盾纠纷调解,《大连日报》也给予了报道。此后,我的手机号成了官兵们的热线电话,有问题总是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我会热心解答,让官兵安心服役。

在《大连日报》的陪伴与鼓励下,我在法律援助工作中持续发力,平均每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0余件,按一个案件最低收费5000元计算,每年为困难群众节省律师服务费25万余元。

2022年9月,《大连日报》刊登了我为市民宣讲国家安全法的事,这也鼓舞着我积极通过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从事志愿服务。我担任西岗区黄河社区法律顾问,在婚姻家庭、劳动合同、邻里纠纷方面为市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法律志愿服务;我所在的黄河社区被全国人大授予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多部法律修改中提出许多好建议并被采纳,黄河社区也被评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由于志愿服务成绩突出,我被省委宣传部授予辽宁好人、辽宁省最美志愿者等荣誉。这些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大连日报》多年来的陪伴与鼓励。

《大连有个律师义务普法团》《党员律师普法讲师团情系校园》《他让法律更有温度》《王金海:公益普法路上不停歇》……多年来,《大连日报》上一篇又一篇新闻报道,记录了我的公益普法路,也见证了我带领法官、检察官、警察、大学法学老师和青年律师,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教育引导中学生诺诚信、守规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在公益普法的道路上每取得一点点成绩,《大连日报》都会给我支持、引导和帮助,我带领的志愿法律服务团队每年组织50余场公益普法活动,覆盖大连市几十所高中、初中和小学,公益普法每年受众超3万人。我从心里感谢《大连日报》,感谢《大连日报》鼓励我退役不褪色,积极为第二故乡建设提供法律服务。

征文启事

1945年11月1日,《大连日报》创刊。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最早的城市党报之一,如今,《大连日报》已走过80年的历程,成为大连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藉此,本报举办主题征文,诚邀广大读者、作者以“给大连日报的一封信”为主题,写下与《大连日报》的故事,用文字诉说这份独特的缘分。

来稿要求:

1.文体不限,书信、散文、随笔、访谈均可,题目自拟。

2.内容真实,情感真挚,建议中肯,字数千字以内。

3.文末请附作者真实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及详细通信地址。

投稿邮箱:dlrb80@126.com

邮寄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民权街162号大连新闻传媒集团1304室“80周年征文”办公室收

邮政编码:116022

征稿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10月10日(寄件以邮戳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