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社区有点不一样——

藏在商贸园区里的“青春港湾”

2025年07月29日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孟颖〛

①智能食堂破解园区青年吃饭难题。

②午间课堂为青年职工科学减压。

③多功能活动室成为园区企业的“共享会客厅”。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在西岗区香炉礁街道,有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社区——2022年成立的港湾社区。这里汇聚了世界五百强企业、大型国企和行业龙头民企等500余家企业,拥有1.5万多名企业职工,其中80%为青年人,居民也以18岁至60岁群体为主。面对“年轻化”的社区特质,如何提升青年群体的归属感?记者实地采访后发现,这个“青春港湾”通过三举措打造青年友好型社区,智能食堂满足“舌尖”需求、共享空间构筑心灵港湾、联建共建激发社群活力,在商贸园区中奏响了青春社区的幸福乐章。

智能食堂破题“胃的需求”

中午11时30分,港湾社区食堂档口前已排起长队,26岁的奥莱店员小赵刷着手机里的优惠码说:“以前在商场吃顿快餐得花25元,现在14.5元就能吃上一荤两素,还能免费加米饭。”她的餐盘里,智能炒菜机刚炒好的鱼香肉丝、清炒娃娃菜色泽油亮,旁边的智能米饭机提供“小口、半碗、一碗”3种选择,轻触屏幕,热腾腾的米饭便落入碗中。

“辖区大小企业众多,我们调研发现,大部分员工靠外卖解决午餐,吃饭贵、选择少成为青年职工的普遍困扰。”港湾社区党委书记邹岩坦言,“餐饮问题不解决,这些青年便很难对社区有归属感。”为此,社区引入第三方餐饮企业,用“政策优惠+智能降本”打造惠民食堂。社区通过“三管齐下”的降本策略实现惠民餐价:联合商场减免食堂场地租金,引入智能炒菜机降低人工成本,叠加企业职工“充200送20”的专属优惠,最终将每餐标准价格控制在14.5元。

“我们采用现炒现卖模式,保证菜品新鲜健康。”有着22年餐饮经验的食堂经理丛金鹏告诉记者,3台智能炒菜机在中午高峰期同时工作,通过标准化配料和“小份快炒”工艺,既确保口味稳定又避免反复加热,美味又健康。目前食堂实行6套菜谱周循环制,每天提供8道荤菜8道素菜,满足不同口味需求。

共享空间搭建“心的阵地”

“午休时参加这样的活动,既轻松有趣又能减压,下午工作效率都提高了!”在社区食堂二楼的“健康空间”,刚结束“心灵绘画 情绪减压”课程的企业员工赞不绝口。邹岩告诉记者,这个特色空间不仅定期开设免费职业病防治课程,还提供专业的“一对一”心理辅导,全方位关注职场人的身心健康。

邹岩介绍,为破解商贸园区青年“工作圈封闭、社交圈狭窄”的困境,社区专门规划1200平方米场地,精心打造了10个特色服务空间和3处多功能活动室。“连青空间”在寒暑假变身“自习室”,为返乡大学生和备考青年提供免费学习场地,并配套就业指导服务;“船梦空间”和“科技空间”既是孩子们的研学乐园,也成了青年白领跨行业交流的“社交客厅”;而配备舒适躺椅的“宜居空间”、藏书丰富的“三余书屋”以及设备先进的影音教室,则为年轻人提供了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多功能活动室绝对是人气王!”邹岩滑动着预约小程序告诉记者,“这个免费开放的空间已成为园区企业的‘共享会客厅’——中小企业年会、社会组织联谊、商务洽谈培训等活动在这里轮番上演。”对此,辖区一家体育公司负责人深有感触:“在全国攀岩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中,社区提供的场地宽敞明亮,设备齐全,解了燃眉之急。”

联建共建激活“人的能量”

在志愿服务空间的展示墙前,一张张活动照片生动讲述着社区的暖心故事。“这是我们‘安心7+3志愿服务队’的工作日志”,邹岩指着一张雨后清理落叶的照片介绍道。

照片中,80余名志愿者正在海防街清理成堆的落叶,“那天环卫师傅拉着我的手连声道谢,说我们帮了大忙”。旁边一张照片则记录着志愿者第一时间拆除宜家门口被风刮坏广告牌的瞬间。

这支由社区、企业、居民三方组成的志愿队伍,坚持每周7天、每天3个时段的常态化服务。“有些事以前可能没人管,现在都有人主动去解决。”邹岩欣慰地说。随着服务队口碑传播,越来越多的企业自发加入,如今园区里大事小情,都能找到“管事人”。

在共享露台的篮球场边,记者看到三五成群的年轻人正在激烈对抗。“这个球场是坤藤体育捐赠的”,邹岩指着场上挥汗如雨的球员们介绍,“园区企业和居民随时能来玩”。她特别提到前不久举办的趣味运动会,原本担心冷场的活动,最终吸引了超过50名企业员工参与,场面热闹非凡。

从智能食堂到多元空间,从贴心服务到文化活动,港湾社区以其创新的服务理念和丰富的服务内容,成为商贸园区内青年人的温馨家园。在这里,青年人不仅能享受到便捷、智能的生活服务,还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社交圈和成长空间,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