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学子在连开展智能制造产业实训

沉浸式感受大连智能制造“从传统升级到创新突破”

2025年07月29日

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邵海峰)由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与大连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联合举办的暑期产学协同实践育人活动日前圆满结束。45名经济学专业学子于今年7月14日至26日深入大连智能制造产业一线,通过理论学习、企业探访、项目实战等多种形式,近距离感受人工智能在工业场景的应用,参与各类项目实训,在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为东北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本次实训以“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紧扣北理工“人工智能年”战略及东北振兴中“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转型”的命题,构建了“理论认知—实地感知—实践创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体系。

企业走访阶段,精选大连智能制造领域标杆企业与机构,涵盖船舶重工、汽车制造、智能装备、智能工厂、工业文化等多元场景。45名师生沉浸式感受大连智能制造“从传统升级到创新突破”的全产业链生态,直观理解数字技术如何重塑生产模式、激活产业活力。主题培训阶段,聚焦产业前沿,邀请行业专家围绕《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重构产业经济运行》《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等议题开展专题讲授,为学生搭建从学术理论到产业实践的认知桥梁。项目实战阶段,学子们围绕《智能制造产业服务平台运营规划》等四个选题开展课题研讨。经团队协作与导师指导,形成高质量方案,部分纳入协会年度孵化库,助力解决大连产业痛点。

企业方在与师生的互动中收获颇丰。一家智能制造企业负责人表示:“北理工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我们打破了固有认知,他们提出的智能平台架构思路,启发了我们的技术升级方向。”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贾利军教授表示,本次产业实训项目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典范,通过将课堂搬到技术应用最前沿的工厂车间和研发中心,学生得以跨越认知鸿沟,深刻理解人工智能如何重塑生产流程与管理范式。大连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秘书长李福盛表示,学生方案兼具学术性与可行性,部分已纳入协会工作规划。

据悉,协会与北理工达成共识,将持续深化在课题研究、技术研发、人才输送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实训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与产业方案,构建“高校育才—企业用才—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为智能制造领域输送更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