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睿
站在《大连日报》创刊80周年的历史坐标上,同时作为90后记者的一员,我的心情格外澎湃。因为,在这份报纸的厚重年轮里,也镌刻着我青春的十年。
12年前的2013年,第一次走进大连日报社文教部实习时,我连问路都要反复练习。日常整理报纸时,手指总沾着油墨,可心里的紧张远比墨迹更难洗掉——那个曾经课堂发言都会脸红的我,怎么敢向陌生人去提问?我能当好一名记者吗?慢慢地,我在老记者们的引导和鼓励下,战胜了内心的恐惧,并开始独立完成采访。当一篇篇印着自己名字的报道出现在报纸上时,我才忽然明白,记者的笔不是武器,而是一座连接人心的桥。当笔尖流淌出真实的声音,怯懦就会在新闻使命面前瓦解。
正式入职大连日报社之后的十年间,我先后在时政部、体育部、经济部等多个部门当记者,用自己的笔和镜头见证着滨城的每一次心跳。在大杨集团的缝纫车间,老式缝纫机早已被智能制造所替代,那些服役超过四十年的缝纫机如今已退休在博物馆里,金属踏板早已磨出凹痕,眼前的震撼让我足以想象出,大连的纺织服装是如何在一针一线间,从普兰店的杨树房走向了世界。走访制造业企业时,我也常被车间内的“交响乐”所震撼,数控机床的嗡鸣声与工人调试参数的耳语交织,淬炼出“大连智造”的硬核勋章——哪怕一颗不起眼的螺丝,一颗肉眼难以分辨细节的芯片,都蕴藏着撬动大连经济腾飞的支点。而去年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的72小时,则让我在咖啡与键盘的鏖战中触摸到了全球经济的温度,当我敲下“大连之光闪耀夏季达沃斯”的标题时,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大连自信、辽宁自信、中国自信!能在家门口听见世界的声音,这绝对是我十年记者生涯中最为难忘的一次经历。
现在的我是一名体育记者,我成为了大连足球发展的见证者与记录者。我曾在金州体育场的暴雨中拍下球迷的泪水,也曾在低谷期写下“足球城何以重生”的追问……直到今天,当六万多名观众将梭鱼湾足球场染成蓝色的海洋,我才明白:足球从来不是简单的胜负游戏。它是东北路小学青训场上未干的露珠,是球迷王大爷挥舞旗帜时的忘情呐喊,是外援离队时用中文留下的“谢谢大连”。在记录足球城岁月的日子里,慢慢地,我笔下的文字从“怀旧”转向了“期待”——因为真正的足球城大连,永远会在下一场比赛里焕发生机。
从铅与火的时代到云与端的变革,改变的是传播方式,不变的是党报人的赤子之心。作为新时代的记者,我也将带着这份80年铸就的职业信仰,继续用脚步追随城市振兴的脉搏,用镜头定格人民奋斗的身影,用青春续写党报与大连的血脉故事。因为我知道——笔下有万千民生,笔下有城市未来,笔下更有我们这代年轻人对大连最深沉的爱!
征文启事
1945年11月1日,《大连日报》创刊。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最早的城市党报之一,如今,《大连日报》已走过80年的历程,成为大连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藉此,本报举办主题征文,诚邀广大读者、作者以“给大连日报的一封信”为主题,写下与《大连日报》的故事,用文字诉说这份独特的缘分。
来稿要求:
1.文体不限,书信、散文、随笔、访谈均可,题目自拟。
2.内容真实,情感真挚,建议中肯,字数千字以内。
3.文末请附作者真实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及详细通信地址。
投稿邮箱:dlrb80@126.com
邮寄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民权街162号大连新闻传媒集团1304室“80周年征文”办公室收
邮政编码:116022
征稿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10月10日(寄件以邮戳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