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杨旭
在沙河口区李家街道,“信立方”三个字已经成了居民们的信用坐标。在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街道以打造“信立方”文明创建品牌为抓手,搭建传播平台、创新实践路径、深耕精神沃土,构建起以党建为引领,政企民三维协同的诚信建设体系,街道荣获“辽宁省文明单位”称号。
为了让诚信理念触达更多角落,李家街道从传播载体创新入手,精心打造“家课堂”学习教育品牌,组建由诚信商户、好人模范等组成的“信立方宣讲团”,年均开展诚信宣传进楼院、进企业、进学校1560余场次,累计服务群众11万人次。“马扎议事会”上,居民围坐在一起,用邻里话家常的方式讲述“借钱及时还”“守时赴约”等诚信故事;“小巷讲坛”里,“诚信商户”“好家风家庭”代表生动分享“邻里守诺”“商家重信”的身边事,让重诺守信的力量在街头巷尾口口相传。诚信传播不止于辖区内,更通过多方联动延伸到更广领域。街道携手158家“先锋联盟”成员单位,将诚信教育融入16个共建服务项目,让诚信之声在各行各业回响。
把诚信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李家街道从政务、营商到民生,打出一套有力度的践行组合拳。针对企业发展痛点等情况,街道社区组织28场“政策课堂”精准送达,宣传引导诚信经营规范。聚焦民生领域,诚信实践同样成效显著。街道将“信立方”融入基层治理体系,深化“三呼三应”机制,386名网格员践行“五必访、六必到、八必报”承诺,年均解决4万余件民生诉求。锦华中园老党员冯玉顺,一句“我帮你理发”的承诺坚守10年,分文未取;绿苑社区“爱心来敲门”服务队,无论寒暑都兑现对社区老人的服务承诺,年均上门服务独居老人380余次……这些点滴善举,让诚信成为邻里间最动人的纽带。
如今的李家街道,“信立方”已从一个品牌成长为一种风尚。邻里守诺、商家重信、干部践诺的微光汇聚成炬,不仅为基层治理注入持久动力,更让诚信成为街区最温暖的幸福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