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吉存
大连市一直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谋划持续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系统的基础上,2024年度重点围绕提升垃圾分类投放点位品质、扩大垃圾“不落地”街区试点范围、持续打造垃圾分类样板小区等三项重点任务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昨日,记者从市城管局获悉,今年,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各项工作有效推进,持续推进我市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推动我市垃圾分类成效再上新台阶。
在住建部组织的全国垃圾分类宣传周宁波现场会上,大连市作为全国两个典型城市之一进行经验发言,整体工作得到住建部的肯定。另外庄河市入选住建部全国县级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成为全国16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县级市之一,也是东北地区唯一入选县级市。截至2024年底,大连市市辖区城区4789个公共机构,3210个经营区域,155个公共场所,2140个小区的分类覆盖率达100%。全年生活垃圾产生总量233.19万吨,其中,可回收物44.91万吨,有害垃圾52.45吨,厨余垃圾44.49万吨,其他垃圾143.79万吨,全年回收利用率达到38.34%,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据悉,《大连市2025年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方案》已经以市生态委的名义正式印发。方案对今年的工作进行全面详细安排。今年,垃圾分类工作被列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打造200个样板小区任务,市城管局已组织各地区启动210个样板小区打造工作,已完成173个;建设300个垃圾投放点位任务,市城管局已完成全部选址工作,其中,84个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余点位正在推进中;构建12个样板片区任务,中山区东日片区、港盛片区,高新区绘春片区、雁南片区,金普新区华润片区以及长海县大长山岛片区等6个片区已初具规模,做实真分真运。各地区在新建改造垃圾点的时候注意“建管并重”,建好更管好,重视居民体验感;在打造样板小区和样板片区方面,在确保真分真运基础上,继续推动源头督导和志愿服务,努力提高居民主动分类投放的比例,关注群众的认可程度。
全方位优化分类体系。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继续发力,全面推进“绿色办公、光盘行动、塑料污染治理、治理过度包装、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等源头减量工作;支持各地区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合理布局布点,提高配套标准,推动再生资源规范化、专业化处理。各地区环卫部门抓住“设备更新”的机遇,积极与属地发改等部门对接,重点围绕垃圾转运设施、收运车辆设备进行转型升级。鼓励各地区优化垃圾分类收集方式,逐步构建“车载桶装、换桶直运”的垃圾分类收运模式。
创新宣传形式深化教育引导。各地区各部门结合本地区发展实际,整合各类宣教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在宣传载体上要抓住“流量”,结合数字化工具,提升趣味性、互动性;在宣传对象上,强化精准宣传,针对不同场景、不同群体设计差异化方案;在志愿服务方面,探索多元激励措施,吸引更多人长期参与,同时,定期开展培训研学、提升志愿者专业性。推动分类宣传从“短期运动式”向“常态化精准化”转型,实现市民对垃圾分类从“知晓”到“理解”向“行动”深度转变。
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在保障分类体系健全完善的同时,今年的重点是要将垃圾分类深度融入基层治理,通过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推动桶前督导,促进居民分类投放习惯养成。对此,各地区建立完善分类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对物业和环卫作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作业监督,紧盯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环节,提升分类处理水平。同时,各地区将用好住建部“1对1”交流协作机制,与苏州市的对口帮扶地区开展日常沟通交流,加强地区间互学互促,带动我市分类工作提质增效。
务实推进县级市试点工作,庄河市的试点工作不仅是庄河本地区一项年度重点工作,也是大连市乃至辽宁省在县级市垃圾分类工作的一项重要探索。庄河要借此机会全面发力,探索建立因地制宜、务实有效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之路,并发挥示范效应,形成适合全国北方县级地区垃圾分类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