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舒心侨)昨日,中国服装时尚定制思享论坛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此次活动以“定制时代——从匠心到自我表达”为主题,旨在深入交流探讨我国服装时尚定制行业中的文化内核,推动中国服装定制企业协同创新发展。
在数字化与快时尚盛行的当下,定制服装正以其精湛的工艺、个性化的设计以及对穿着者需求的深度理解,重新定义时尚的意义。本次论坛聚焦于服装定制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与创新动力,论坛上,业界专家、企业代表及相关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深入探讨了服装定制的艺术与哲学内涵。议题围绕从品质到个性与匠心的升华,以及从工艺传承到现代设计创新的融合路径展开,促进了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碰撞,助推定制企业的文化融创,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汉服、宋锦等民族服饰和传统工艺,深受青年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同,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展现出蓬勃的市场生命力和时尚创造力,朝着产业化、细分化、高端化的方向深入发展,为纺织服装行业价值创造注入了新的审美范式和灵感源泉。”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李昕表示。
李昕说,“我们要以文化赋能产业发展,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创新要素,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当代价值的时尚生态,实现文化创造力和时尚话语权的根本性提升。同时,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探索‘文化认知、设计转化、内容传播、生活应用’的价值增强链路,在科学性、系统性发掘中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论坛上,聚焦“时尚定制的文化碰撞与融合”主题,来自我国南方与北方的服装定制企业代表深入交流。当前,服装定制行业的地域性文化差异显著,如何打破地域限制、构建全域发展的良性循环,成为与会代表共同关注的问题。
代表们认为,南北方在定制工艺的精细度与文化符号的运用上各有千秋,体现了深厚的地域文化积淀。“自然环境的差异,尤其是气候条件,直接导致了南北消费者对面料质地的不同核心需求。同时,区域特色鲜明,文化层面的差异,如价值观与审美观的不同深刻影响着消费者对服装款式与风格的偏好,构成了南北方定制市场的显著区别。”现场的企业家代表表示。
“大连服装定制”凭借工艺创新与精湛技艺,确立了全国领先地位。大连服装纺织协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大连服装定制产业以“业态多元、模式创新”为特色。全市超百家企业布局定制赛道和发展路径。以大杨、坚山、泛瑞客为代表的出口正装定制,以半定制和全定制为主;以隆生为代表的皮装定制企业,以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模式为主;以现代、任平、张鹏为代表的女装定制企业和以玛丽王、翊乔为代表的婚纱定制企业,以设计师驱动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为主。大连纺织服装产业已形成四大产业集群:“中国西装名城”“中国家纺流苏名城”“辽宁省内衣名城”和“辽宁省女装名城”。各产业集群供应链与营销链网络完备,区域龙头品牌强化,“一区一特色”的产业格局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