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李小华)为筑牢农业生产安全防线,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我市深入推进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持续完善监测预警网络。截至4月中旬,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在庄河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区、金普新区等涉农区市县,科学布局建成县级重要农作物病虫疫情田间监测点5个和一般监测点位20个,同步搭建市县两级重大病虫害监控平台5个,累计安装智能化病虫疫情监测设备102台(套),成功构建起覆盖主要涉农地区的病虫害智能监测网络。
据了解,病虫害监测体系的建设,充分运用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手段,实现对病虫害的实时监测、精准识别和智能预警,推动病虫疫情信息采集向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全面升级。例如,自动拍照虫情监测识别测报灯能自动诱捕害虫成虫,通过高清摄像头拍摄并利用AI技术自动识别害虫种类和数量,数据实时上传至监测平台,可准确分析判断幼虫防治最佳时间;孢子捕捉仪则可对农作物病害孢子进行实时捕捉和分析,提前预测病害发生趋势,为精准防治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与技术保障。
我市已连续两年实施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项目,不断加大对病虫害防控工作的支持力度。以黏虫、棉铃虫、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等迁飞性、流行性、暴发性重大虫害和稻瘟病、玉米大斑病等常发性病害为主要防治对象,在病虫疫情发生的关键时期开展以高效低毒环保型化学农药为主的应急防控和科学防治。病虫害智能监测设备的全覆盖,不仅提升了全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效率和准确性,更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以全市6个绿色防控示范基地(总面积2.7万亩)为基础,不断带动扩大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应用范围。通过精准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农户能够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市将持续优化病虫害智能监测网络,不断提升监测技术水平,加强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