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赤红增颜色

——《红色大连》跋
2025年04月23日

〚高丽莉〛

《红色大连》一书由大连出版社出版发行。其在大连地方党史书籍中是一部视角独到的红色佳作。大连红色地标第一次通过媒体记者的采访观察呈现出另一种新鲜。这是我第二次见证大连新闻传媒集团深耕本土红色资源、发挥媒体融合优势,为大连党史学习教育打造形式新颖、内容生动的教材。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十大名笔联手十大名嘴输出的十堂党史课,以催人泪下、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内容;2022年,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喜迎二十大之际,《红色大连》以媒体人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丰富党史学习教育素材。在此谨向这本书的出版表示祝贺,向记者编辑们的付出表示敬意!

大连的红色资源特色鲜明。近五十年的被殖民统治历史,尤其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大连白色恐怖盛行——政治上的压迫、军事上的占领、经济上的掠夺、教育上的奴化……在这样一种主权丧失、任人宰割的严酷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受党组织委派到大连地区开展工作,发动工人罢工,组织工人运动,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救国救民主张。他们坚定勇毅、果敢笃行,在带领大连人民特别是工人阶级与日本殖民统治当局顽强斗争的革命实践中,在动员号召整座城市无私支援解放战争的生产实践中,留下了令人敬仰的先进事迹、震撼心灵的精神财富和永驻人间的红色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不断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做到在复杂形势面前不迷航、在艰巨斗争面前不退缩”。大连本土的红色资源是鲜活的历史,是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红色大连》一书创新方式方法,用好红色资源,对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具有重要意义。

这本书敏锐选取最能代表大连红色资源特点的地标,记者们实地探访、调研探寻,以斗争发生时的历史遗迹和旧址为切入点,饱含深情、生动准确地记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优秀党员、爱国民主人士、革命英烈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同日本帝国主义殊死搏斗,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事迹以及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艰苦创业、开拓奉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的故事,是一部记录历史、缅怀先烈、资政育人、弘扬正气的成功之作。我一路见证了《红色大连》一书从前期策划到组织创作,再到修改完善的全过程,看到记者们为了把这本书涉及的12个红色地标写深、写透、写活,查阅大量资料、寻访历史见证、请教党史专家,投入情感、满怀激昂、极尽严谨,为这本书赋予了发自内心的真诚和饱满的热情。

大连最突出的红色资源就是工人运动和工人领袖。日本殖民统治者在实施经济侵略的过程中,在大连建设了大大小小上千家工厂,这些工厂把从中国东北掠夺来的资源加工后通过大连港运往日本。这些数量庞大的工厂使大连地区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工人阶级队伍,比如满铁沙河口工场有5000多名工人,大连港的工人更是多达8000余人,这在当时的中国极为罕见。大连工人阶级的高度集中,促使我党领导下的建立工会组织、发动罢工等工人运动在全国发展较早,一大批优秀青年从中经受了斗争锻炼,受到了革命洗礼,被党组织吸收入党,并成长为工人运动的领袖和革命事业的骨干,比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和优秀指挥员关向应,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在中共中央八一宣言中被称为为救国而捐躯的民族英雄的金伯阳,中共六大中央候补委员、中共满洲省临委书记唐宏经,还有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王立功等。进入21世纪,国家大力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这些历史、这些故事、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能帮助人们了解大连这座城市百年沧桑而光辉的历史,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本色、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能使人们在思想受到洗礼、心灵产生触动的同时,铭记革命历史,传承革命传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红色大连》一书充分挖掘了12个红色地标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坚持“红色资源”与“红色感悟”相结合,把丰富的实物史料转化为党性教育的鲜活教材,有利于人们在看、思、悟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党性教育“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和鲜活度,更加自觉地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这本书不仅可作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的基层组织以及大中小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推荐书目,还是宣传大连、弘扬城市红色精神、传承革命先烈遗志的文化载体。希望《红色大连》继续推出系列作品,不断丰富“红色大连”资源,出版更多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优秀作品。

作者系中共大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