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军〛
星河滚烫,见证世纪荣光;征程远大,书写初心不渝。
重温峥嵘岁月,感应历史深处传递的力量,是红色记忆最生生不息的精神滋养。风云激荡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英雄,都需要信仰的坚定和勇气的超拔。当时间拉开了命运的距离,当昔日的硝烟散尽,所有的可歌可泣都成了清晰的路标,指引后人慷慨前行。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集合精兵强将,历时近一年时间,用媒体人的求索方式,重新丈量了大连英烈足迹所及的红色地标,完成了这部《红色大连》的撰写。
这是一部精耕大连红色基因的纵深之作。大连的城市脉动中,从不缺少红色的基因和澎湃的激情,而《红色大连》一书,以12个闪亮的红色地标为载体,钩沉红色历史,聚焦不该被遗忘的热血故事,见人见事见精神。
中华工学会的这座红色小楼,曾经走出多少中国东北工运的开路先锋?在泰东日报社旧址前凝思,那份激荡于岁月深处的报纸,如何终结了大连没有中文报的历史?走进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那个80多年前在高墙铁窗下成立的党支部,又怎样点燃了生命的信仰?
……
走近12个红色地标,感受着英烈们热血的余温,我们对接起的,是一段段历史的风云;我们聆听到的,是一首首嘹亮壮丽的长歌!
这是一部首次以媒体人视角对大连红色历史回望之书。关于大连的红色历史,近些年来,无论史学研究还是文学创作,都有新发现、新探索,而这部《红色大连》的出版,应当是大连媒体人在史学研究和新闻追问之间贡献的新话语表达。在翻阅大量史料的基础上,我们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通过细致的采访、执着的追问,来获得更多鲜活的一手资料,在力求客观真实的原则下,让文字灵动起来,让人物丰满起来,同时又力避虚构,在文字的“行走”中不断较真儿,在历史的现场中保持冷静。12个红色地标,实际是12个从沧桑历史中走来的见证者,与时光的见证者对话,大连媒体人拿出的,是满满的真诚与敬意。
这是一部体现了媒体融合发展的结晶之作。大连新闻传媒集团的融合改革航程,从一开始就在摸索前行。启航之初,需要一路破冰;行至深海,更需稳健发力。《红色大连》的创作班底集结了集团的精锐力量,他们来自声、屏、报、网各个板块,有着丰富的采访经验和扎实的文字功底,这次特殊的历史钩沉,既是对大连媒体人业务素质的一次检阅,也是对大连新闻传媒集团筑牢主流阵地、夯实发展之基的一次考验。囿于时间紧张和专业考据等原因,《红色大连》难免会有学术疏漏与笔力不逮之处,但我们更愿意将此书作为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让历史告诉未来”系列策划的起点!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在历史的长河中,《红色大连》一书中所呈现的12个红色地标,必将成为12个沧桑的意象,照亮城市的未来;我们更相信,《红色大连》一书的价值,不会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而是凝聚气势磅礴的力量,赓续百年大党的荣光,点燃城市奋进的豪情,融入民族复兴的宏图!
作者系大连新闻传媒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