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许晓楠)自全市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市残联紧扣学习教育目标要求,扎实推动学查改一体落实,创新服务模式,强化制度保障,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把学习教育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落细,见行见效。
坚持学在深处,分层学习筑牢思想根基。举办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各党支部同步落实联学共学,依托载体拓展学习覆盖面,通过残联网站、大连残联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向残疾人各专门协会和服务机构等推送学习资料,推动党员干部及残疾人工作者准确把握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确保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坚持查在细处,精准查摆优化作风转变。市残联针对查摆出的问题,量身定制9条整改措施,压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时限。新修订市残联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坚持开门教育,把调查研究作为做好残疾人工作和联系残疾人的基本功,贯穿学习教育及履职全过程。面向全市残联系统、专门协会及社会组织开展调研,围绕社会救助、就业创业、康复服务、普惠教育、文化体育、权益保障、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49个重点调研课题,推动残疾人服务精准化、精细化、便利化。
坚持改在实处,清单化管理推动整改见效。市残联推行需求清单、责任清单、督查清单,实现重要工作、重点项目全流程跟踪问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检视整改,推动以改促治。推出集中托养机构开放式框架协议采购方式,由市级统一招标采购入围托养服务机构,通过竞争机制促机构优质服务供给,方便残疾人自主选择,集中托养基本稳定在1000人左右。出台全市残疾人辅具适配服务管理办法,开通“线上辅助器具展示平台”,供残疾人在协议供应商内自选,初步解决了采购期长、选择单一、流标频发、品类单一等问题。开展新一轮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准入评估,下发市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准入项目征集文件目录,进一步规范康复服务机构准入流程,提升政府购买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