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积累了国内寒冷水域风电施工经验。冯鹏鹏 摄
本报讯(冯鹏鹏 温雅斐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吉存)4月20日,随着最后一个叶片与机舱轮毂精准对接,由中交一航局总承包分公司参建的国家级重点项目——大连市庄河海上风电场址V项目主体工程施工全部完成,风电场向全容量并网发电迈出最关键一步。
项目负责人介绍,该工程由招商局太平湾与三峡能源联合打造,是东北地区开工最早的一批平价海上风电项目,也是目前国内纬度最高、最寒冷海上风电场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央地合作、央企抱团”创新模式的又一典范。项目位于大连市庄河北黄海海域,场址中心离岸32千米,海域水深30米,施工内容包含24台9兆瓦、4台8.5兆瓦风电机组、1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和1座陆上开关站,总装机容量250兆瓦。
工程建设以来,项目团队在船机资源短缺、工期紧张等多重挑战下,精心组织、不断完善施工计划,克服了风场海域水文气象及地质条件复杂、温带风暴潮及大雾频发、较高纬度冬季低温等不利因素,通过引入单桩—摩擦筒工艺、扩大作业面等,极大提高基础施工及风机吊装效率,先后创造4天完成海上升压站导管架安装、半个月完成7台风机吊装和2个基础施工的亮眼成绩,进一步积累了国内寒冷水域风电施工经验。
项目全容量并网后,每年发电量可达7.7亿千瓦时,可等效节约标准煤23.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4.9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40.56万亩,对响应国家“双碳”目标长远规划、助力当地“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建设和属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