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利 李嘉瑶〛
城市社区韧性治理是指在城镇化人口规模增加、群众诉求复杂多样、各类风险重叠交织的情况下,社区能够通过自身的组织架构、资源调配、居民参与等方式,快速恢复并适应变化,保持社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我国基层治理体系加速向数字化、现代化转型,而智慧党建作为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创新模式,被赋予了推动城市社区韧性治理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基层治理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提出,“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推进‘智慧党建’”。这些重要论断为智慧党建引领城市社区韧性治理提供了方法论启示,即通过数字技术创新赋能党组织体系建设,发挥智慧党建工作的示范效应和纽带作用,传递政治思想引导、组织协调和服务指导等功能,促进社区治理诸多主体形成合力,带动社区韧性治理创新生态发展。智慧党建引领城市社区韧性治理已成为当前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实践路径,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必须全面审视社区韧性治理建设的内在规律,使组织韧性、学习韧性、文化韧性、沟通韧性、技术韧性和智慧党建协同起来,有效推动城市社区韧性治理全面发展。
组织韧性:
智慧党建引领下社区多元组织协同发展
智慧党建助力基层党组织与居委会、社会组织、物业企业、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建立“社区党委—功能型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形成具有韧性的社区治理格局,打破传统治理模式的组织壁垒,调节科层治理与多中心治理的张力,实现扁平化、贯通式跨部门的联动协调。同时,依托智慧党建平台,将物业服务企业党支部、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等新型组织形态纳入治理范畴,形成智慧党组织引领下的协商共治格局,这种组织协同模式不仅提升了社区应急处突能力,更通过“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等机制创新,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韧性治理末梢,使社区组织体系在保持功能分化的同时实现有机协同。大连市以智慧党建平台为载体,推出“滨城e家”协同治理平台,推动“党建+产业链”融合,解决社区就业、技能培训等需求。
学习韧性:
智慧党建引领下社区学习能力素质建设
智慧党建引领社区学习能力建设的过程打破了传统党建的时空限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党建学习模式,注重对风险事件反思总结和培训教育,为社区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有效推进社区的学习韧性。首先,应加强对社区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培训学习,提高运用智慧党建平台开展工作的能力水平,培养既懂党建又懂信息技术以及社区治理的复合型人才,为智慧党建的稳定运行和迭代升级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此外,社区还应利用智慧党建整合各类学习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实现社区与居民间的精准对接,进一步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社区面对重大风险的韧性治理。比如,大连市在社区中创新实施了“云党校”“党员微课堂”等智慧学习载体。
文化韧性:
智慧党建引领下社区文化凝聚共识推进
文化韧性在城市社区应对公共事件与危机时极为关键,体现为社区成员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和行为模式的向心力与适应力。社区文化是社区韧性的根基所在,社区文化的认同可提升社区居民的价值共识,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凝聚力较强的社区更容易形成互助关系。首先,通过智慧党建赋能文化传播、整合公共理念、重塑集体记忆,将分散的个体叙事转化为共享的社区精神图谱,构建起“红色基因引领—数字媒介传播—多元主体共创”的文化共识培育模式。其次,持续推进智慧党建赋能社区文化韧性的宣传工作,强化社区党组织、物业企业、社区居民及社会组织的危机管控意识,增强多元主体面对重大应急事件时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为社区韧性建设与治理注入深层精神动力。大连市以智慧党建为纽带,构建“红色引领+海洋特色”文化符号在社区打造“红色记忆馆”“渔家文化墙”等数字化展陈。
沟通韧性:
智慧党建引领下社区群众沟通诉求汇集
目前,社区治理面临诸如沟通渠道堵塞、民意表达失真、诉求响应迟滞等现实困境。依托智慧党建的沟通互动模式,可将分散的个体诉求转化为有序的治理议题,通过协商对话的方式寻求共识,为社区治理提供了坚实的沟通基础。以智慧党建为枢纽,搭建“网格化情感触角”,将党员中心户、楼门长等嵌入社区网络治理末梢,通过平台化的“日常走访”和“邻里茶话会”等非正式沟通场景,打破“陌生人社会”的隔阂。例如,大连市以党建云平台为枢纽,贯通“社区书记直通车”渠道,架起社区党组织与居民直接沟通的桥梁。此外,应发掘社区内生情感资源,选拔党群中的积极分子与社区居民进行沟通,使其在发生公共危机事件时,能够依托智慧党建平台,精准宣导对社区处理危机的信任、快速传播抵御风险的知识技能,引导社区居民从“个体化”诉求转向“共同体”意识。
技术韧性:
智慧党建引领下社区技术治理支撑保障
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社区不仅需要具备应对突发风险的应急处置能力,更要形成适应技术迭代的创新机制。社区风险治理任务的完成离不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推进信息技术在风险监测、预警预报、综合指挥、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提高社区敏捷感知、风险预判、信息共享和快速反应的支撑能力。以大数据分析为例,智慧党建平台可通过对居民诉求、行为轨迹等数据的智能分析,准确掌握社区需求分布与服务盲区,为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这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治理模式,不仅优化了社区资源配置效率,也提升了社区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置能力。例如,大连市构建的“党建链+区块链”,通过分布式记账技术实现跨部门数据的安全流转,规范社区相关部门的数据调用权限,为构建韧性社区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本文系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智慧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实现机制与体系建设研究(L24ADJ0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分别系辽宁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