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关键词 平台经济
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更好发挥其在促创新、扩消费、稳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当下,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而平台经济作为数字化产业的前沿阵地,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愈发紧密。人工智能凭借算法优化、智能推荐等技术,不仅为平台经济的运营降本增效,更催生了新的业务模式与消费场景,推动经济从数字化迈向智能化。本报邀请专家学者展开论述,为推动大连平台经济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从政策部署看发展轨迹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这是平台经济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2020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就《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2021年12月,《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平台经济是以互联网平台为主要载体,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为重要支撑的新型经济形态。与此同时,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到“平台”35次。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强监管,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为平台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更好结合,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平台经济、直播电商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不仅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也成为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
〚吴刚 杨晓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平台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要着眼长远、兼顾当前,补齐短板、强化弱项,营造创新环境,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平台经济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抢抓平台经济发展新机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打赢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战的内在要求。
明确战略方向,引领创新发展
一是聚焦重点领域,推动产业融合。大力发展商业服务型平台经济,聚焦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智慧医疗健康、数字文旅、智慧农业、现代物流等重点领域,加快服务平台建设与推广。通过平台实现供需精准匹配,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为实体企业打通销售渠道,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二是强化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转型。支持建设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入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与制造业优质企业共建行业子平台。引导中小企业上平台用平台,打造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支持开发和推广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解决方案,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三是鼓励全方位创新,探索未来场景。支持鼓励平台企业全方位创新,引导平台企业提高创新投入强度,建设各类创新中心。鼓励平台经济未来场景创新,支持平台企业深度参与元宇宙、智慧城市等场景创新应用,大力发展数字媒体、社交平台等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夯实要素保障,筑牢发展根基
一是加速新基建布局,提升网络能力。大力推进城际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为平台经济的物流配送、人员流动提供基础支撑。加快大数据中心建设,增强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能力,满足平台经济海量数据处理需求。降低中小企业宽带资费,为平台经济企业降低运营成本。积极实施5G应用试点示范工程。二是改善融资生态,拓宽融资渠道。激发金融机构创新活力,依据平台用户流量及企业信用状况,研发专属贷款产品,为平台初创企业化解资金难题。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牵头设立专注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创业投资基金,为平台初创企业注入强劲动力。同时,建设平台企业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库,助力符合条件的创新型、高成长性平台企业顺利登陆科创板等资本市场。三是强化人才引育,打造人才高地。推动大连地区高校和职业院校优化调整学科布局,重点培养契合平台企业需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强化对平台经济领域企业家和实操人员的专业培训,打造实用型技能人才队伍。搭建平台经济人才库,根据人才贡献,在子女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提供差异化精准保障,为平台经济长远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健全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强化法律保障,明确责任边界。深入探究并颁布平台尽职免责的执行方案,精准划分平台与平台内商家的责任归属,为平台经济的稳步前行提供确切的法律准则。加大信用管控力度,给各个平台企业构建翔实的信用记录,依照信用评级执行分类监管方式。搭建政府与企业间数据双向流通的机制,为平台企业在资质核查、数据关联剖析以及内部信用架构搭建等方面给予准确的信息协助,打造良好的信用氛围。二是完善配套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加快物流、仓储、配送等重要领域的配套设施建设,运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提高运转效率,有效削减物流成本和能源损耗。大力培育和引入包含信息咨询、信用鉴定、质量检验、法律培训、网络安全等多领域的专业服务单位,构建完备的第三方服务体系,为平台企业提供全面、深入的服务,助力其增强核心竞争力。三是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行政审批“黑名单”管理机制,对不在名单之列的企业开通便捷的“绿色通道”。强化行政引导工作,辅助平台经营者完善交易规则,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经营活动。建立高效的在线交易投诉及售后维权机制,探索固定在线证据、辨认在线身份、进行源头追踪等监管模式创新,全面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守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
发挥社会效应,促进民生改善
一是释放平台经济动能,稳定扩大就业。坚持数实融合,支持平台企业做大做强,发挥其创新、叠加、倍增作用,创造更多新就业机会和岗位,丰富“在线劳动力市场”和“基于应用程序的按需工作”,促进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网约家政服务员和网络主播等平台用工快速增长。二是推动平台就业升级,提升就业质量。着力推动平台就业劳动力升级,利用平台的聚合和学习作用,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加强新兴职业劳动者技能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的数字素养和职业技能,使其更好地适应平台经济发展需求。三是完善权益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权益。加快完善平台就业劳动者权益保障,健全完善社保缴费、劳动者权益维护、失业救济等相关领域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同时,在平台经济领域推进集体协商,引导双方就劳动定额标准、工时标准、劳动保障等内容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作者分别系中共大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