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据新华社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孟清〛
01 踏青
汲取自然与生命的力量
春日的暖阳唤醒大地,正是生命教育最好的时节。清明节假期,家长不妨牵着孩子的手走进自然,让新芽破土的倔强、蝴蝶破茧的蜕变、溪流奔涌的生机,成为孩子理解生命的鲜活课堂。
大连工业大学教授、心理学专家谷力群介绍说:“生命教育的核心,即帮助孩子理解生命的价值、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孩子们常常接触的书本、电子产品等是没有生命的,想要真切地体会生命的脆弱和灿烂,还是要到自然中。”当孩子们看到山间美丽的花草,自然而然地就会感受到身处其中的美;在草地上观察蚂蚁协作搬运食物,会懂得渺小的生命也有坚韧的力量;轻抚树干感受年轮纹路时,会意识到岁月沉淀的痕迹和生命的厚重。这些与大自然的互动,看似随意,却能激发孩子对生命、对万事万物的体悟和共情。在踏青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来提升孩子的生命意义感。比如,充分体验每一个欢乐的瞬间,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多彩,感受到“小确幸”的珍贵。鼓励孩子把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融合进来,比如画画、唱歌、体育活动等,从而找到乐趣和成就感。从生理的角度来看,青少年比成人更需要与大自然多接触。新鲜空气,体能锻炼,对动植物等自然环境的感知,有利于刺激青少年的大脑皮层,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育。
此外,踏青通常是小团体的活动,具有社会属性。比如,三五好友一起相约出行,需要协商路线,共进午餐,一起玩儿游戏……涉及社会交往的方方面面,有助于青少年学着与他人链接,培养社会交往的能力。这样的清明踏青,既包含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敬畏和共情,也在与家人朋友的互动中学会协作、包容以及与他人间的互相关心、关怀,营造一个健康、和谐、充满爱的成长环境。
02 交流
说说学习之外的悄悄话
说起清明节的生命教育,甘井子区周水子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信宜彤强烈建议家长“陪孩子说说悄悄话”。信宜彤告诉记者说:“我们学校自2021年6月开设‘悄悄话信箱’以来,每个学期都能收到上百封信,信中,孩子们悄悄倾诉自己的烦恼和困惑:有的孩子因自己养的小鱼死了很难过,有的孩子说晚上睡觉关了灯很黑很害怕,有的孩子想跟小区里的小朋友一起玩儿却不受欢迎,有的孩子因为爷爷生了重病卧床而非常伤心……”孩子们的悄悄话涉及方方面面,但跟学习直接相关的很少很少。信宜彤也曾问过学生们,信里提到的问题和家长说过吗?有的孩子表示,说过,但家长觉得不重要;有的孩子没说过,因为家长最关心的还是学习、作业和成绩。因此,在这个清明假期,建议家长与孩子多交流,说说学习之外的悄悄话。
信宜彤建议家长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孩子多交流,以便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比如,听听孩子的烦恼和困惑,理解孩子的感受,在孩子遇到挫折时给予鼓励和支持,教孩子学着正确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包括遇到的困难,如何克服挑战以及美好的时刻等,帮助孩子理解成长和生命的意义;建立一个开放、包容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学会倾听和理解,而不是指责和批评;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无论是对待工作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家长的行为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孩子的成长有很多维度,和孩子一起探索对生命的思考、敬畏、珍视和热爱非常重要。通过与孩子的深入交流,家长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生命观,还能促进孩子在情感、道德、社会等方面的发展,为他们未来成为有责任感、有爱心的社会成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03 传承
了解家族的故事和高光时刻
“清明节,在思念追忆逝去亲人的时候,我们要给孩子讲什么?”近日,在大连市心理学会老年工作委员会举办的哀伤辅导公益讲座上,安宁疗护指导师黄仁杰说:“清明节是家庭教育的好时机,我们可以给孩子讲一讲家族的历史、传承和故事,让孩子了解过去,让家族传承的精神被谈论、被记起。”
首先,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找家族的长辈聊聊天,问问家族最初是在哪里生活的,是怎么迁移过来的;祖辈的收入和生活来源是什么,了解家族与国家不同时期发展的关联性;讲讲祖辈、长辈生活成长中的重大事件和高光时刻,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感悟家国责任和家国情怀。
其次,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追溯父母姓氏的渊源,查找姓氏的历史,讲读古今同姓氏名人故事等,以此增加孩子对家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同时,父母在思念追忆逝去亲人的过程中,可以给孩子讲一讲,逝去的亲人在世时对家族小辈的期待和愿望,总结和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以此慎终追远,给孩子做个示范和榜样。
此外,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读跟清明节有关的诗词,如杜牧的《清明》;看一场关于对逝者美好回忆的电影,如《寻梦环游记》;一起查阅与解放战争、抗洪救灾等相关的历史故事,缅怀先烈和默默付出的英雄人物,跨越时空向他们致敬,感悟“永不消逝”的精神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