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沙滩变成私人领地

凌水湾多处“钉子帐篷”被依法拆除

2025年03月28日

▲3月18日,凌水湾公园沙滩上大大小小的帐篷。 ▶3月25日,凌水湾公园沙滩上的帐篷已被清理。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杨薪弘

位于高新区西尖山西侧的凌水湾公园海岸线长约300米,在海边可以看见星海湾大桥,因此吸引了不少“驴友”在沙滩搭帐篷露营。去年夏天以来,有人在凌水湾公园沙滩搭建帐篷长久占据沙滩,数量最多时达到30余顶。这不仅破坏沙滩的整体景观,还存在极大安全隐患。随着天气变暖,大连迎来旅游季,这些帐篷何时能“撤离”?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公共沙滩变成私人领地

日前,记者来到凌水湾公园,看到十余顶帐篷搭建在沙滩上,面积最大的占地20余平方米。部分帐篷配备了桌椅、床、取暖、酒柜等,还有的安装了监控摄像头,俨然“固定居所”。

记者采访获悉,这些帐篷的搭建者多为“驴友”。为了自己方便,他们长期在沙滩上搭建帐篷,部分人员甚至在此居住。一位经常来沙滩散步休闲的市民表示:“以前这里的沙滩很宽敞,大家可以自由活动。现在沙滩上密布帐篷固定绳索,一不小心就可能被绊倒,存在安全隐患。”另一位家住附近的居民也抱怨:“夏天想找个地方休息一下,结果沙滩都被这些帐篷长期占用,根本没有地方。”

记者采访中还发现,有人利用网络发布广告,对外出租此处沙滩的帐篷,按时计费。“这不是占公共空间,做自己的生意吗?”有市民表示。

沙滩帐篷全部拆除

据了解,《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堆放物料,搭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备。记者从高新区执法局获悉,去年6月5日以来,该局共陆续接到针对凌水湾公园占地帐篷问题的举报件100余件。高新区执法局多次向帐篷搭建者下达通知,并先后四次对私搭帐篷下达限期拆除通知。

今年3月4日下达最后通知后,大部分“驴友”积极配合,在规定时间内主动拆除帐篷,然而,仍有11个帐篷尚未拆除。3月19日,高新区执法局联合住建、公安、社区、物业依法进行强制拆除。

高新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拆除行动不仅改善了凌水湾公园的环境,也为市民营造了一个更加整洁、舒适的休闲空间。下一步,高新区执法局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公园的日常巡查,防止违规搭建等问题反弹,切实巩固整治成果。

建议对搭建帐篷“立规矩”

旅游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沙滩上搭帐篷露营,是市民亲近自然、享受海滨风光的一种方式。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在保障安全与环境的前提下,为市民提供有序搭建帐篷的机会。例如,可以通过发放许可证等方式,规范帐篷的搭建。还可以借鉴国内外海滨城市经验,建立帐篷搭建预约制、划定特定露营区域、实施分时段管理,用明确的规则替代模糊的默许。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制定明确的管理规定,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还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和公共意识,引导大家文明游玩,共同维护公共资源和环境。

短评

海滩“体检”护航旅游季

杨薪弘

碧海沙滩是大自然赋予大连的宝贵财富。近年来,我市大力整治涉海乱象,还海于民,效果显著。旅游季开启,大连又将迎来市民游客“亲海”时间,此时有必要对全市海滩进行一次全面“体检”,看看哪里还有乱搭帐篷、圈占沙滩的违法违规行为。

海滩本是公共资源,私搭帐篷久占不去既侵占公众权益,也破坏了城市旅游形象。这些帐篷从临时设施演变为固定建筑的过程,暴露出日常监管的滞后性。值得肯定的是,多部门联合执法恢复了海滩秩序,但如何避免陷入“整治—反弹—再整治”的循环,才是真正的治理难题。另外,对沙滩搭建帐篷的现象也不能一味禁止,还应尽快通过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加以引导,既方便市民游客亲海近海,又确保公共资源不被侵占。

在旅游旺季到来前给海滩全面“体检”,既保护了环境生态,也有力支持了城市文旅产业发展。只有立好规矩、守好规矩,大连的碧海蓝天才能持续散发迷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