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河市

推动区域引领性绿色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北黄海生态型现代化海滨城市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5日

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王煜)庄河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王野表示,2025年,庄河市锚定辽宁全面振兴决战决胜目标任务,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责任,抢抓重大政策机遇,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大连“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提质升级大局,奋力推动区域引领性绿色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北黄海生态型现代化海滨城市高质量发展。一季度,庄河市86个在建项目全部复工,总投资257亿元;21个新开工重大项目总投资超40亿元,涵盖清洁能源、现代农业、城乡建设等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清洁能源产业集群领航绿色变革。庄河具有发展清洁能源的优势,“风光火核储”资源产业齐备,庄河大力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总投资264.1亿元的风电项目、17.2亿元的光伏项目、近68亿元的10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加速推进。庄河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机组,总装机750万千瓦、概算投资1200亿元。核电一期2台机组(420亿元)10项核准要件齐备待批,配套工程目前正加速推进,建成后将助力大连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示范基地。

着力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远景海上智能风机装备制造基地、平庄高端电力装备研发制造、沙电莱姆风电主轴承国产化等清洁能源装备制造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60亿元。支持存量储能装备产业升级扩能改造,总投资13.6亿元的融科全钒液流电解液项目一期将于二季度投产;总投资1.7亿元的中比动力电池两条智能化生产线已开工建设。谋划打造核电(绿能)产业园,重点布局发展绿电、氢能、核能研发利用。

海洋经济产业集群构筑蓝色粮仓。庄河市坚持“养、捕、加、销、运、游、电”海洋经济全产业链发展,聚力发展生态健康养殖,已建成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4个,启动玉洋、金海岸2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总投资29亿元的“海王七星”项目建设东北首座桁架式大型养殖设备,预计5月份开工建设。2025年,庄河市海洋渔业养殖规模约94.7万亩,产量约68万吨,产值约127亿元,海洋经济产业集群产值将突破400亿元。

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集群夯实现代农业根基。庄河市坚持把维护粮食安全作为维护“五大安全”的首要任务,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50万吨以上,实施东北地区面积最大、总投资10.55亿元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面积43万亩,建成后亩均增产40余公斤。加快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大力发展水果、蔬菜、食用菌、畜禽、粮油、中草药、柞蚕七大特色产业,推进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集群产值2025年达到300亿元。

建筑业、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彰显支柱力量。庄河有各类建筑企业770家,其中建筑施工企业304家。2024年建筑业产值110.5亿元,稳居大连市前列。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增强内生动力。涵盖铸造、动力电池、风电装备、汽车部件等14个领域,产值近70亿元。已获评“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3家、省“两化融合”试点企业12家,累计认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

文旅康养产业集群释放消费活力。2024年,庄河旅游综合收入超过90亿元。大力推进庄河剪纸、庄河面塑灯等民俗文化和庄河老街、青堆古镇、甲午海战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推动塔岭来宝沟文旅健康运动小镇项目、海王九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升工程相继开工,进一步提升旅游黏性。

营商环境厚植兴业沃土。持续打造“庄兴百业 河润万商”营商环境品牌,出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方案》16条措施精准滴灌,市场主体活力充分涌流。年初以来,庄河市以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为突破口,窗口办事效率实现“双突破”,企业开办全流程压减至4小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由100余天缩短至36天;先后两批44家单位获评大连市“清风辽宁政务窗口”,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提升至92%,推进政务服务智能化、便民化、数字化。

民生福祉书写暖心答卷。年初以来,“春风行动”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300个,就业意向达成率同比提升超两成;“社保服务进万家”开展宣传活动117场,服务群众2万余人,为高龄老人提供“窗口到家”上门服务。2025年确定实施重点民生实事项目30项,总投资约20.24亿元。

城乡环境品质树立宜居标杆。深入实施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城乡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庄河—鲍码河治理、热电联产供热、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等生态项目有序推进,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五年超93%,6条国考河流近岸水质稳定达标。年初以来,新建口袋公园10个,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超40%,绿色低碳城市格局加快构建。

展望未来,庄河将继续奋进,砥砺前行。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在全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上走在前、作表率,为大连在辽宁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发挥“先锋队”作用、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贡献庄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