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李歆玥)瓦房店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任传英介绍,年初以来,瓦房店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大连市委决策部署,聚焦“六个建设”和《提升清单》目标任务,以“开局即冲锋、开战即决战”的奋斗姿态,抓紧抓实重点工作,全力夺取一季度“开门红”。
抓消费扩内需,经济活力持续激发。瓦房店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以元旦、春节等节庆假日为契机,开展节日促消费系列活动20余场次。落实“两新”政策,21家企业成功申报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1月—2月,家电、手机等3C产品以旧换新,老旧营运货车和农机械报废更新等活动拉动消费近1000万元。春节期间开展系列旅游活动,复州古城、伊甸旅游度假区、将军石滑雪场等景区成为热门打卡地,全市累计接待游客58万人次,同比增长10.78%;旅游综合收入3亿元,同比增长23.72%。
抓项目增投资,发展优势持续塑造。瓦房店市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围绕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国债、地方专项债等政策,拓宽思维谋项目、精准发力找项目、攻坚克难建项目,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共谋划储备中央政策性资金项目237个,总投资约244亿元。一季度,预计签约省外亿元以上项目20个,投资总额26亿元,预计落地项目7个,投资总额11亿元。
抓产业促发展,动能转换持续推动。瓦房店市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1月—2月,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7亿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数字赋能,推动轴承制造产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加速布局新能源产业赛道,推进900MW陆上风电、300MW共享储能等项目;聚焦通用及专用零部件产业,大力延链、补链、强链,不断提升集群规模效益;做优农副食品加工产业,促进龙城集团、辽参集团等头部企业向精深加工行业延伸。具有瓦房店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抓统筹助振兴,城乡能级持续提升。瓦房店市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发展海参、大樱桃、肉鸡等特色农业产业。1月—2月,完成农牧业总产量12万吨,实现产值21亿元,增长4.12%。整合电商平台、电商创业者、农业合作社、物流快递等资源,成立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联盟,依托瓦房店特产馆平台,将更多农产品推向市场。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主城区排水防涝通道治理、龙山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等项目;实施29座小型水库维修养护和驼山乡水库维修加固项目,城乡发展“硬”实力得到提升。
抓服务强保障,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瓦房店市打造营商服务新IP,提出“瓦事如意”品牌概念,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开展“双进双促”专项行动,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性问题80余个。积极做好建设用地要素保障,确保符合产业和用地政策的重大项目指标应保尽保,完成土地手续报批21个、涉及面积20余万亩。
下一步,瓦房店市将抢抓国家政策机遇谋发展,全力以赴扩大投资,继续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支持,力争全年实现谋、招、推、建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00个。围绕闲置楼宇、土地等资源,开展精准招商,撬动社会投资。重点推进香洲大学城、300MW共享储能、核能供暖等项目。千方百计提振消费,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开展百场以上促消费活动;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电子产品、家电家居等大宗消费;打造许屯温泉民宿旅游胜地,擦亮复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品牌,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紧盯大连产业方向谋发展。大力发展高端轴承产业集群,发挥瓦轴、瑞谷科技等头部企业引领作用,吸引要素聚集,建立“轴承产业联盟”,发展高端轴承产业。对接海智在线公司,鼓励中小企业加入交易平台,助力轴承企业降本增效。积极融入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对接长兴岛恒力重工、太平湾风电产业园,深挖瓦房店企业配套能力,并依托闲置资产招引上下游企业,成为长兴岛、太平湾产业溢出承载腹地,推进瓦房店、长兴岛、太平湾一体化发展。
补齐自身短板弱项谋发展。工业经济方面,坚持科技创新促发展,将鼓励瓦轴、瓦冶轴等企业与黄海实验室、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转化更多科技成果,今年努力实现规上企业投入研发经费9亿元。海洋经济方面,一体谋划、一体开发李官20万亩海域;积极推进3个海洋牧场建设,力争实现渤海海域首个深远海养殖项目。外贸外资方面,助力轴承产品、农副产品、木制加工品等企业开拓更多国际市场;助力肉鸡产品企业在俄罗斯、印度、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销售注册工作。加大外资招引力度,吸引更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外资项目,推动瓦房店市实际利用外资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