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运输局:

推动交通物流降本增效 着力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2025年03月22日

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舒心侨)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方德岩表示,今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战决胜之年,为推动我市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市交通运输局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聚焦“六个建设”和《提升清单》目标任务,加快推进交通基础项目建设,不断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推动交通物流降本增效,着力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2025年,计划实施交通重点基础设施项目27项,完成投资135亿元。一季度预计开复工18个项目,完成投资10亿元。这些项目的顺利推进,不仅将极大提升我市的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也将为市民出行带来更多便利,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交通保障。

加快公路提档升级。全面启动东北地区首个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里程最长跨海桥梁长海大桥工程建设,项目全长25.5公里,估算总投资79亿元,自2月24日启动以来进展顺利。大桥建成后,将结束长海县对外的水路依赖,构建“全天候生命线”,并带动长海县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成为大连市经济新的增长极。在此基础上,我市将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网络布局,开工建设本庄高速公路,实施国省道改造50公里、农村公路大中修100公里,不断提升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持续优化港口功能。开工建设太平湾港区散粮作业区304号泊位工程、大孤山港区大孤山西作业区15—16号通用泊位等项目,加快太平湾港区公共航道、大孤山西港区14号通用泊位、长海县獐子岛沙包港客运和客货码头工程等项目建设,推动太平湾港区散粮作业区泊位一期工程、长兴岛2个万吨级液化品泊位年内建成投产,为临港产业提供优质的港航配套设施,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速航空枢纽建设。金州湾国际机场建设已进入攻坚阶段,深层地基处理、航站楼等重点区域,以及围填海、跨海通道等配套工程建设按节点有序推进。项目建成后,将与大连北站、大连湾客运站实现“三港联动”,构建起互联共享、便捷高效的“海陆空铁”于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枢纽网络体系,为旅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

不断完善轨道线网。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复工,累计完成10座车站及6个区间的主体结构施工,现阶段正加快推进剩余3座车站和3个区间的结构施工。项目建成后,将作为中心城区东西向重要通道,串联生态科技城、辛寨子、梭鱼湾等区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全面提升市民轨道交通出行品质。我们还同步推进铁路货运网络优化工程,重点实施广宁寺至二十里台铁路货运联络线等项目,着力构建高效集约的轨道运输通道。

提升货运枢纽能级。我市成功跻身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行列,并获得中央奖补资金,今年将重点支持大连邮件处理中心一期项目、大连港毅都冷链全球中心仓、大连新机场中线主通道跨海段、大连大窑湾保税物流中心等一批项目建设。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以铁水联运为主体、公铁联运和陆空联运为支撑的综合货运枢纽体系,推动交通物流提质增效。

降低交通物流成本。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水、公转铁”,打通运输结构堵点卡点。积极开辟直航航线,有效缩短海上运输时间,今年新开集装箱航线4条。开展江海联运,保持江海直达航线常态双向运行,为北上南下货物提供高效、便捷运输通道。大力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持续拓展“一单制”服务模式应用,力争全年海铁联运量同比增长3%。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务实的作风,强力攻坚、全力冲刺,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我市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当好开路先锋,贡献交通力量。